停车之争:业主有权禁止租户在小区停放非机动车吗?

停车之争:业主有权禁止租户在小区停放非机动车吗?

交了租金,却不能在小区停放电瓶车和自行车?日前,上海一小区业主委员会发布禁止租赁户在小区内停放非机动车的通知引发广泛关注。该小区位于徐汇区沪闵路8390号,小区面积不大,只有一栋居民楼,住着约250户居民。居民告诉记者,小区不少人有非机动车停车、充电的需求,而这里的非机动车停放只能容纳约80辆,场地

新闻放大镜 1天前
  • “随心飞”产品返场 消费者还愿意买单吗?

    “随心飞”产品返场 消费者还愿意买单吗?

    曾经风靡一时的航司“随心飞”类产品再次卷土重来,消费者还愿意买单吗? 21日,某航空公司推出的 “随心飞”类产品正式开售。有网友反映,活动发布当天,由于浏览量过高,该航司服务器一度拥挤到崩溃。公司App显示,此次推出的“随心飞”类产品“畅游中国”分为全国版、探索版和区域版,价格范围从2499元到48

    新闻放大镜 2天前
  • 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来袭 漫天黄沙究竟从何而来?

    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来袭 漫天黄沙究竟从何而来?

    这两天,我国北方多个省市正遭遇严重的沙尘天气,“黄沙漫天”再次上演。记者23日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近期发生的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影响约5.6亿人。23日早晨,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预计最近24小时内,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等16个省市区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中部等地局部有

    新闻放大镜 3天前
  • 防贼怎能自己变“小偷”?超市擅用人脸识别设备被查

    防贼怎能自己变“小偷”?超市擅用人脸识别设备被查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随处可见,大家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人脸数据被泄露、滥用的风险。近日,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公布的案例显示,有多家超市为应对物品失窃、恶意索赔等情况,在超市出入口安装采集消费者人脸信息的摄像头及相关技术设备。今天上午,负责该案的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公益检察室检

    新闻放大镜 03/22
  • 新车补贴大战愈演愈烈 释放什么信号?

    新车补贴大战愈演愈烈 释放什么信号?

    又有城市加入购车补贴行列。哈尔滨市宣布,从3月21日起至3月31日,开展购车优惠补贴活动,最高给予每台车5000元补贴。与之前其他地区开展的补贴活动有所不同,哈尔滨市对参与活动人员的地域、户籍将不设置限制条件,因此引发广泛关注。不过,仔细梳理补贴政策的具体条款会发现,要想享受补贴也还是有不少限制:消

    新闻放大镜 03/21
  • 精装房变“惊装”房  市场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精装房变“惊装”房 市场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近年来,多地出台精装修政策,要求大部分住宅交付应是全装修,一时间,“精装”推广铺天盖地。不过,精装修房屋质量问题却时有发生。位于上海宝山区的“大华朗香公园里”上个月刚刚交付。新房以简装销售,在原本每平方米6万多的房价外,搭售总价6-12万不等的装修升级包。但最近不少业主来电反映,上月刚刚交付的精装新

    新闻放大镜 03/20
  • 护士卖烤肠医生烤红薯引热议 医务人员能兼职吗?

    护士卖烤肠医生烤红薯引热议 医务人员能兼职吗?

    近日,“护士卖烤肠”、“医生烤红薯”等医护人员兼职现象,频频登上热搜,引发网友讨论。在广西南宁,两名“00后”护士下班后兼职卖烤肠,一天的营业额有200多元。当事人王女士还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摆摊所用设备材料清单和独创“无菌烤肠大法”。划分清洁区污染区、抹布保持台面清洁、烤肠收纳箱单独摆放、戴手套

    新闻放大镜 03/18
  • “霸树”“霸街”式拍摄引争议 网红挣流量边界在哪?

    “霸树”“霸街”式拍摄引争议 网红挣流量边界在哪?

    网红“扎堆”拍照影响他人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近期,上海各大公园绿地樱花盛放,许多“网红”身着盛装,带着反光板、梯子或凳子等,长期占住一棵树拍摄。在辰山植物园和顾村公园,樱花盛放期的周末几乎“一树一网红”,还有人将梯子搭在道路中间拍摄,其他人经过时只能不断避让。这样的拍摄方式,引来不少游客吐槽。原因之

    新闻放大镜 03/17
  • 未兑现1100万捐款遭母校起诉 缺钱可以成为悔捐理由吗?

    未兑现1100万捐款遭母校起诉 缺钱可以成为悔捐理由吗?

    因一个迟迟未能兑现的千万元捐款承诺,位于江苏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和该校08级校友吴幽,双双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三年前矿大的110周年校庆日上,吴幽高调宣布,以现金形式向校方捐款1100万元,却始终没有兑现。协商未果之下,矿大教育发展基金会一纸诉状将他告上了法庭。去年7月,这期赠与合同纠纷在徐州市铜山

    新闻放大镜 03/16
  • 新消费带来新痛点 3·15维权如何与时俱进?

    新消费带来新痛点 3·15维权如何与时俱进?

    又是一年“3·15”。过去的一年中,自媒体在购物消费领域的乱象,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平台上大行其道的互联网“种草笔记”,几乎成了夸大宣传、虚假营销的代名词。比如某款号称能“让下颌也变得更紧致”的美容仪,时尚博主对着一百多万粉丝声称,自己连续用了20天。但业内人士一眼就看出,画面中作

    新闻放大镜 03/15
  • 美国银行接连“爆雷” 美联储加息还会“狂飙”吗?

    美国银行接连“爆雷” 美联储加息还会“狂飙”吗?

    闪崩、接管、破产,48小时之内,曾被视为“优等生”的硅谷银行在一片唏嘘声中倒下,而由其破产引发的“余震”仍在持续。12日,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的签名银行,被当地监管机构关闭,成为继硅谷银行之后,三天内美国监管机构宣布关闭的第二家银行。此次关闭的签名银行主要服务于私有企业及其高管,业务涉及不动产和数字资

    新闻放大镜 03/14
  • 让年轻人想生又敢生 生育友好型社会如何构建?

    让年轻人想生又敢生 生育友好型社会如何构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这个体系该如何构建,才能应对我国人口变化的新趋势,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末,我国人口为14亿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了85万,出生人口跌破1000万,人口出生率仅为6.77‰,这是我国人口近60年来首次负增长。

    新闻放大镜 03/12
  • “双减”之后 如何做好教育“加减法”?

    “双减”之后 如何做好教育“加减法”?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事实上,自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减”与“加”之间怎样拿捏,减负话题一直备受代表、委员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深耕教育领域多年。他表示,“双减”之后,比较直观的感受就是校外学科类培训市场“虚火”大幅下降,学生作业负担初步减

    新闻放大镜 03/11
  • 如何以更优营商环境让外资“愿意来”“不想走”?

    如何以更优营商环境让外资“愿意来”“不想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对全球投资者的磁吸力,让外资“愿意来、不想走”,也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商务部最新发布数据显示,开年首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76.9亿元,同比增长14.5%,规模稳步上升,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

    新闻放大镜 03/10
  • 疫情之后 怎样让大家愿意走进基层医院?

    疫情之后 怎样让大家愿意走进基层医院?

    就医看病问题,一直都是民生关切。政府工作报告在介绍今年工作重点时提到,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是关键。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3万,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98万个。新冠疫情以来,家门口的基层社区医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平

    新闻放大镜 03/09
  • 1158万!高校毕业生规模创新高 如何发力稳就业?

    1158万!高校毕业生规模创新高 如何发力稳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数十次提到就业,并在新一年的工作重点任务中特别强调,“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由于大学的扩招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0年的100万人左右逐年增长,2018年突破800万人,去年首次破千万,今年预计达到1158万人

    新闻放大镜 03/08
上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