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里的中国

解读节气,读懂中国。沪上高校专家用日语分享二十四节气的传统由来,普及节气知识及其背后的中华文化。

  • 春分: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四个节气春分,“春分”的“分”本意为“一分为二”。与此同时,春分这天太阳正好运行于赤道之上,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因此,在我国古代“春分”也有“日夜分”之称。春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了真正的春天,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有连续的阴雨天气,在雨水的冲刷下,杏花、樱花纷纷从枝头落下,

  • 惊蛰:惊蛰春雷响 农夫闲转忙

    惊蛰是阴历一月后半到二月前半期的时候,“惊”指“惊醒”、“蛰”则指“虫类藏在土中”。所以,“惊蛰”的意思就是春雷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常常作为春天的季语所使用。唐朝诗人韦应物也认为惊蛰是春天逐渐来临的表现,并创作了《观田家》这首汉诗。虽然比惊蛰早两个节气的“立春”才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但让昆虫苏

  • 雨水: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阳历2月19日前后,气温回升、雨水渐增,就到了雨水节气。此时,江南大部分地区一派早春景象。菜花、杏花、李花次第盛开,农户们开始选种、培土、施肥为春耕做准备。此情此景被唐代诗人韩愈称为“一年中最美的时节”。诗中提到的小雨、绿草、杨柳都是早春的自然现象。而中国古代的《逸周书》,则将雨水的特点归纳为“三候

  • 立春:阳和启蛰 品物皆春

     “立”在汉语中是开始的意思,「立春」通常在每年2月4日前后,气温、日照、降雨开始上升和增多,我们可以从泥土中呼之欲出的小草以及柳条上的嫩芽等,感受到春天来临的气息。古时,极其喜爱柳树的唐代诗人贺知章也被立春时节的柳树所吸引,并将那淡淡春意永远留在了纸上。诗歌的最后两句则是将二月立春时节的

已经加载到底部,无法提供更多数据......

亲,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给微信的小伙伴们!

网址URL二维码生成
打开微信,点击界面右上角魔术棒,选择"扫一扫"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选择"扫一扫"(5.0以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