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SMG中日新视界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芒种:时雨及芒种 四野皆插秧

2023-06-06 08:10:58 ICS中日新视界

第九个节气 芒种的传统和由来


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大约在农历6月5日左右,每年会稍许有些不同。人们在这时播种结穗的谷物,如水稻、小麦等有“芒”之谷物,因此,称其为“芒种”,这也是一年中农活最忙的时候,所以,农民们将“芒”谐音作“忙”,称其为“忙种”。


此外,“梅子金黄杏子肥”,这句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诗句是对这一时节最好的描写。



大麦开出雪白的花,油菜花则过季变得稀疏,让人切身体会到了季节的更迭。在中国,芒种节气还被细分为“三候”。即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一候螳螂生指的是此时螳螂开始大量繁殖,螳螂可以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侵害,因此,它们是农民的“好伙计”。二候鵙始鸣的意思则是鵙鸟开始唱歌,这种鸟也叫“百舌鸟”,因其能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仿佛有一百条舌头一般,得名“百舌”。同时,也被称为“伯劳鸟”。三候反舌无声则与二候成为对比,即为百舌鸟停止鸣叫之意。随着从春季到初夏的繁殖期结束,雄性百舌鸟高亢的求偶声也逐渐停止。在日本,芒种一候与中国相同,但日本的芒种二候为“腐草为萤”,指在草木潮湿之处,萤火虫成堆;三候则称为“梅子黄”,指硕大的青梅初染黄色的时节。



芒种的到来意味着盛夏的开始。此时,出汗会使人体水分流失,人们容易夏季疲劳或感染风寒。因此,芒种时节加入梅子的食物或饮品颇受欢迎。因为梅子具有预防夏乏和感冒的功效,可以说是夏季大自然的馈赠。


“梅煮百合梨汤”需要用到以下食材:


梅子若干、红枣适量、一颗百合以及一个生梨。


首先,将洗净的梅子同水放入锅中,用大火煮十分钟左右,酸味出来后即可关火捞出。随后将红枣对半切开,将百合和枣子放入锅中,用大火炖五分钟,将梨切成薄片,并将其和冰糖一同放入锅中,与枣、百合一起用大火再煮三分钟即可出锅。新鲜的梅子很酸,加入梨和冰糖后可以中和梅子的酸味,让口感更好。



在中国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此时正值芒种节气,因此民间有了“芒种煮梅”的习俗。芒种过后不久就是梅雨季了,在吃时令食品之外,也要注意预防湿气,出门记得带好雨具。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节气芒种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4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雪域高原也有阅兵式
时讯2天前
00:21
哪些外国领导人将参加九三阅兵?外交部回应
蓝厅之声3天前
01:22
三年来首访印度 王毅倡导中印关系健康 稳定发展
环球交叉点3天前
00:39
个人养老金领取新规来了 9月1日起新增3种情况
时讯2025/08/19
02:44
医学奇迹!上海医生成功救治罕见“身首离断”患者
东方新闻眼2025/08/19
00:09
已抵达美国 泽连斯基喊话特朗普:不能重蹈覆辙
时讯2025/08/18
00:11
一审宣判!廉江残杀邻居3人精神分裂症凶手死刑
时讯2025/08/18
00:12
廉江一家三口被杀案一审宣判:死刑立即执行
案件聚焦2025/08/18
00:08
廉江案受害者丈夫:小儿子睡梦中侥幸逃过一劫
案件聚焦2025/08/18
00:07
多名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 外交部:严正交涉!
时讯2025/08/16
00:54
“亮证”事件最新后续:6名公职人员被追责
时讯2025/08/16
00:53
锦江乐园改造更新方案公示 摩天轮将归来
看呀STV2025/08/16
00:09
官方通报“亮证女司机”处理后续 多人被问责追责
时讯2025/08/16
00:08
特朗普称将筹备俄乌会晤 能否达成协议取决于乌克兰
看现场2025/08/16
00:08
特朗普再谈俄乌领土交换 并将以最高礼遇接普京
时讯2025/08/15
01:57
普京和特朗普会晤 为什么选在阿拉斯加?
环球交叉点2025/08/15
00:08
石破茂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 小泉进次郎参拜
时讯2025/08/15
00:07
原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将军因病逝世 享年89岁
时讯2025/08/14
00:15
“性行为同意”成争议焦点 律师推荐男性做到3点
案件聚焦2025/08/12
00:07
内蒙古婚内强奸案开庭 男方律师:婚内不存在强奸
案件聚焦2025/08/12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