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陷入了这场关于教育的集体焦虑。
大众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被学霸和天才所吸引,那些耀眼的故事,总是让人既羡慕又心慌。
在《海外路路通》与耀中耀华教育网络总校长张剑澜的对话中,我们邀您一起,把教育的聚光灯,重新打在“大部分”,去照亮“普通”。
因为,我们的孩子,大多数都不是学霸。
点击观看直播全回放👉海外路路通 | 对话名校长:不是学霸的孩子出路在哪里?

01 家长的两种“理性”
在教育选择面前,张剑澜校长将当下的家庭分为两类。
一类是“工具理性”的家庭。选校时,寻求一所学校能满足所有的“功利需求”。无论是A-level、IB还是托福成绩,他们都希望孩子能交出漂亮的分数。
另一类,则是“价值理性”的家庭。他们更在乎的,是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与家庭的价值观同频。如果一致,他们愿意全心信任,并与学校共同陪伴孩子成长,甚至成为学校最坚定的支持者。
我们大多数人,是否都在焦虑中,不知不觉活成了第一种?因为我们害怕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了,害怕一个“普通”的孩子,只有一个平庸的未来。
张剑澜校长说:“学校往往更需要或者急切地想录取后者家庭的孩子。”因为当家庭与学校价值观一致时,教育的力量才会叠加,孩子也更容易走向“幸福的彼岸”。

02 国际化教育是退路吗?
“学生的学习从来没有退路,只有通过这条道路来实现自己的发展。”
张校长认为,如果家长觉得孩子在国内“学不动了”,才把他送进国际学校,那这条路有很大可能性也不会成功。家长选择的初心应该是:国际化的道路,更适合我的孩子。
未来最需要什么能力?是适应力。
张校长长期做学生适应性研究。在耀中耀华,老师们鼓励学生表达、思考、甚至“争论”。这背后是一种信任:你被允许做自己。
这也提醒我们做父母的:怎样让孩子愿意跟我们说真话?
孩子的世界,不需要完美的父母,只需要被相信。

03 快乐容易传递,焦虑也一样
现在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升学焦虑不已,可这种焦虑会无形中影响孩子:孩子会因为家长的焦虑感到压力,甚至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原本向上的积极能量也会被侵蚀。
“你想藏住焦虑是不可能的。只要你有焦虑,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你的孩子。”
那家长该怎么做?张校长给的建议很简单,也最难做到:“首先要做好自己,关注好自己,再去关注孩子。”
当家长学会与情绪和解,家庭的气氛才会变得松弛,孩子才会真正感到安全。教育的关键,是先安顿好自己。
张校长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我小时候根本没有学霸这个词。大部分同学,其实都是现在说的普通孩子。学业固然重要,但它更像是教育的副产品。当孩子觉得学习有趣,他自然会越学越好。”

教育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张校长说,希望学生收获自信、关爱和贡献。这是学生们会带入社会、家庭的东西。
| 编辑: | 张馨元 |
| 责编: | 袁宏云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