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从来都建立在平等的对视中,而非跪地的背脊上。
近日,河南郑州某中学搞的一场感恩教育引发舆论质疑。10月7日凌晨,学校通过公众号发布情况说明,称部分细节考虑不周,表达歉意。然而,这份道歉似乎并没有平息公众的质疑。
现场流出的画面中,一群家长齐刷刷跪在地上,腰背绷得笔直又带着点僵硬,学生蒙着厚厚的眼罩,被人一左一右搀着,脚步犹豫却还是一脚脚踩过父母的脊背。现场煽情音乐放得震天响,还有人在旁边不停催“往前走,别怕”…… 最离谱的是,学生们根本不知道身下跪着的是自己的家长,全程蒙着眼完成 “踩踏”。有同学摘开眼罩看到父母的瞬间,当场就哭了。
虽然校方强调“个别班级”,诉说“考虑不周”,但同样有网友举证“千真万确”,很早之前其实就有过这种活动。
首先,任何教育活动都必须遵循基本的教育伦理。无论是谁跪地,都是对双方尊严的漠视。
其次,这场学校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让本质就是强迫感恩,把“算账”二字清晰无比地展现给被教育者去看——你瞧,你的父母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应该如何如何……
这种似是而非的“愧疚教育”逼迫孩子与父母零和博弈,孩子有得意必然以父母的亏损为代价,把复杂的亲子关系简化为付出与被付出,亏欠与被亏欠的二元关系上。
这种靠欺骗和羞辱堆出来的“教育成果”,不仅教不会感恩,反而会让孩子觉得“亲情可以用来表演”、“尊严可以随便丢弃”。
退一步说,就算想让孩子懂得感恩,难道就没有更体面的方式?当 “感恩” 需要靠父母屈膝跪地来 “表演”,这样的教育究竟是在培育心灵,还是在扭曲情感?
感恩的真义,是让孩子因理解而珍惜,因尊重而回报,而不是在镜头前完成一次“踩背”打卡。
编辑: | 秦扬轲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