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解码深海“暗物质” DOME大科学计划在沪启动

看呀STV

2025-06-20 22:38:12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戴晶磊 夏祺

作为联合国"海洋十年"(2021-2030)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上海海洋大学牵头的"深海微生物组与生态系统"(Deep Ocean Microbiomes and Ecosystems, DOME)大科学计划,今天在临港新片区正式启动,将联合全球6大洲、27个国家、42个学术机构与国际组织的顶尖专家,共同破译占地球生物量60%但鲜为人知的深海"暗物质",这也是联合国"海洋十年"框架下首个聚焦深海微生物组的大科学计划。



"暗物质"不只隐匿于宇宙,潜入深海,还有纷繁多样的微生物不为人知,它们占据着地球生物总量的60%,其富含的"宝藏"基因,对气候调节、人类健康、新药研发等具有重要作用。DOME大科学计划正是要打开一个个深蓝"盲盒"、破译深海"暗物质"。



DOME大科学计划由上海海洋大学牵头,由方家松教授领衔,于2025年1月获得正式立项。DOME大科学计划秉持“人类—微生物—海洋”(PMO)与“深海基因组”(DOG)创新理念,对全球五大洋从深渊海沟到极地深海的微生物资源展开系统性调查,识别未知微生物物种,测定基因,进行编目,构建全球深海微生物资源库。


DOME的实施能揭示深海微生物组在碳循环、营养物质转化、生态系统稳态调控等方面的作用和机理,挖掘深海微生物在生物医药、环保材料、低碳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孵育海洋大健康产业,开启蓝色新纪元。DOME将集成万米级深海着陆器、全海深保压采样器、原位测序装置等一流科考装备,制定国际深海微生物采样与数据共享标准,建设 OceanMicrobe 全球开放数据平台,打造全球领先的“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


作为计划中一项重要成果,启动会现场,DOME深渊微生物资源库平台正式发布,DOME科学大计划首席科学家方家松教授表示,该资源库已经分离出7734株深渊微生物菌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菌株库,“我们这个DOME大科学计划产出的所有数据都会集中在这个系统平台里面 ,而且根据联合国‘海洋十年’的要求,所有的这些样本数据都是全球共享。”



根据计划,未来DOME大科学计划全球总部将落户临港,在全球六大洲设立分中心:欧洲(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北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东京大学)、南美(里约联邦大学)、非洲(开普敦大学)、大洋洲(墨尔本大学),实行分布式管理,通过“总部—区域节点”分布式架构和联动运行机制,实现采样、数据质控与成果共享的高效联动,无缝衔接。


为了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海洋科研能力建设,DOME正在稳步推进“能力建设网络”计划,向非洲、南美洲等地的实验室免费开放全海深保压采样器、原位测序仪等先进科研设备的使用。启动会上同步发布了OceanMicrobe数据平台和《全球深海微生物采样标准(草案)》,为深海科研与应用提供技术与规则保障。DOME希望通过设备援助和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各地海洋科研能力,实现科研成果共享与共赢。



在DOME的启航地,华大基因、宁波深蓝、标新生物等产业伙伴现场签署合作协议,与DOME大科学计划研究组携手推进深海微生物产业化进程。临港将依托“国际海洋创新港”产业基础,加快推动海洋技术的成果转化、高端海洋装备的自主研发、海洋资源开发的产业化,打造深海经济百亿级产业集群。



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罗轶介绍:“深海极端环境赋予了海洋微生物在大健康领域的革命性潜力,科学家从这些深海微生物中发现了新型抗生素、抗癌药物以及基因编辑工具。”DOME大科学计划正是推动上海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和临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落子,为临港新片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海洋十年"是联合国近年来发起的重要海洋倡议,旨在整合全球科研力量,努力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与利用。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有超60个"大科学计划"在世界各地开展,中国领衔其中7个,而上海则是全球唯一一个牵头三个大科学计划的城市。

编辑: 戴晶磊
责编: 顾怡玫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十年”DOME深海“暗物质”深海微生物组临港新片区上海海洋大学大科学计划海洋可持续发展向海而新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1:47
上海诞生稻种转让百万大单 “金种子”如何炼成?
东方新闻眼3天前
00:15
“性行为同意”成争议焦点 律师推荐男性做到3点
案件聚焦2025/08/12
00:07
内蒙古婚内强奸案开庭 男方律师:婚内不存在强奸
案件聚焦2025/08/12
00:49
内蒙古一男子被妻子告强奸 明日一审开庭
时讯2025/08/11
00:53
自闭症男孩参加独立营走失 大理官方再发通告
时讯2025/08/11
00:08
现场视频!抗战胜利80周年首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时讯2025/08/10
00:52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一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时讯2025/08/10
00:29
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一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时讯2025/08/10
16:08
高管遭性侵后整理232页证据 获国内首次工伤认定
叩击2025/08/08
00:08
世运会点火太绝了!火炬手徐露:鼓点心跳同步了
时讯2025/08/08
14:10
遭领导性侵后又被开除 公司女高管实名维权
叩击2025/08/08
03:01
肥胖症整合门诊一次挂号 全面诊断
申康科普2025/08/02
01:39
杨浦大学生公益“社群官”支持计划启动
时讯2025/07/21
03:20
锚点︱海洋地震会是人类预测地震的突破口吗?
锚点2025/07/16
我国首个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期建成并实现首光观测
时讯2025/07/13
05:26
“貉”你在一起
时讯2025/07/08
00:12
西工大科研团队牵头研制的“飞天二号”成功试飞
东方番茄酱2025/06/27
03:18
执牛耳者|微生物“超级工厂”重塑未来
执牛耳者2025/06/06
00:30
锚点|小行星撞地球,我们能防得住吗?
锚点2025/06/04
01:33
6万年前四川人的“便携工具箱” 蜀地“生存锦囊”
中国考古报道2025/05/28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