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特展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正式开幕。这是北京中轴线于202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首次走出北京举办专题展览,向世界展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无边”魅力。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全长7.8公里,由钟鼓楼、故宫、天坛等15处遗产构成要素组成,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北京中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2024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这一瑰宝成为全人类共同守护的永恒遗产。三星堆博物馆策展人薛雅丽表示“中”既是时间之中的概念, 也是空间之中的概念 ,具体转化到城市实际的营建和轴线规划, 就表现成中轴线的规划。从北京中轴线的规划营建可以看出自元建大都以来的历代治国理政理念。

展览在1200平方米的宏大空间,以文物、文献、模型及多媒体展项,系统呈现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演进、文化内涵与遗产价值。以“中轴源流”“轴贯京华”“永续传承”三大单元,为叙事脉络,此次特展全面梳理了北京中轴线从理念萌芽、格局奠定到当代延展的完整演进历程,彰显中华文明“中正和谐”的哲学智慧。

从“立中”到“立城”,“居中而治”的核心理念对中国都城规划影响深远。本次展览梳理先秦至隋唐宋辽金时期都城轴线的发展脉络,展现中轴规划演进过程。新中国建立后,北京中轴线从“帝王轴心”转向“人民轴线”,展示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国家转型的过程。展览还聚焦申遗之路,展现中轴线成为世界遗产的里程碑意义以及全民参与、科技赋能的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径。

北京中轴线的成功申遗,为世界城市规划史提供了东方范本, 作为三星堆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主题系列特展”的续作,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3月31日。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专家讲座,解读中轴线申遗背后的故事。而京味民俗、探秘北京中轴线等配套社教活动也将同步开展,让更多人感受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核和文化魅力。

| 编辑: | 彭晔 |
| 责编: | 丁桃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