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人民日报评“女德班”:不能打传统文化幌子招摇撞骗

时讯

2017-12-05 08:53:42 人民日报

“点外卖不刷碗就是不守妇道”“女人就应该在最底层”……近日,辽宁抚顺一个所谓“女德班”的种种言论,引来质疑。目前,当地教育部门已作出回应,认为该校教学内容中存在着有悖社会道德风尚的问题,勒令其立即停办。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的观念,打着“传统”的旗号堂而皇之回到课堂,着实让人震惊。


类似现象,绝非只有这一家女德班。前段时间,江西一家名为“豫章书院”的民办教育机构,也曾以戒尺、“龙鞭”、关“小黑屋”等方式体罚学生。在这家书院中,山长和教官、国学教育和军事管理、仿古建筑和铁丝栅栏、中国的礼乐之教和日本的森田疗法,形成了一个怪异的组合。而他们却自称,自己进行的是“古法教育”。


可以说,从“女德班”的奇谈怪论,到豫章书院的暴力体罚,这绝非他们所言的“传统文化”。但值得深思的是,他们为何能招收到大量学生?或许,浪子回头的“成功故事”,磕头认错的“驯服姿态”,向父母忏悔的“催泪仪式”……戳中了很多人的软肋。面对青春叛逆的孩子,家庭教育无力之时,一些人打出“传统”的旗号,让很多家长失去了辨别力。


民办教育机构也好、公益性群众组织也好,本来都应该是公立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而此类机构挂羊头卖狗肉,以非学历国学培训代替正式的义务教育,以反现代的训诫代替传播文化精神的教养,瞄准了一些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误区,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牟利。这不仅祸害了孩子,也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蒙尘。


应该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教育事业大有裨益。比如书院制度,本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珍贵遗产,书院构建了老师言传身教、打破学科限制的学习生活共同体,希望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去教授知识、启迪心灵,被视为“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有益参考”。而传统道德中,明荣辱、知感恩、重践行,简单素朴的生活态度、重视亲情的家庭人伦,也都是应该弘扬的宝贵遗产,早已沉淀在中华民族的心灵基因之中。可见,要以传统文化助益现代教育,前提是要取其精华,而且也需要有一个“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


把糟粕标榜为“文化”,其实是真正的“反文化”。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决不能让一些人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招摇撞骗。相关部门虽已介入调查,但为何女德班能明目张胆地进入教育行业,并形成开班教学、外出演讲、售书卖盘的产业链?政府机关在制定准入标准、加强监督监管等方面还大有可为。传统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而“学有所教”是每个人的心愿,唯有立足当下,在教育领域激活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才能更好地让传统文化的水脉,滋养现代人的心田。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女德班传统文化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1:15
暴雨致丹巴路积水 目前已处置完毕
看呀STV2天前
00:07
“路易号”真成船了?一眼假!公安已介入
求证3天前
00:55
中环内圈金沙江路口因积水封闭管控
看呀STV3天前
00:36
少林寺新住持印乐 曾表示“不评价少林寺商业化”
时讯3天前
00:11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时讯3天前
00:25
少林寺管理处回应:新住持印乐法师已到少林寺
时讯2025/07/29
00:09
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 此前担任洛阳白马寺方丈
时讯2025/07/29
01:11
14岁少女被陷MCN里 直播经济下未成年人保护困局
东方快评2025/07/29
01:00
北京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因灾死亡30人
上海早晨直播间2025/07/29
00:28
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360余起 查补税款30多亿元
时讯2025/07/28
00:28
中国佛教协会:释永信败坏佛教界声誉 注销戒牒
时讯2025/07/28
00:24
少林寺通报:释永信被查!涉嫌刑事犯罪
时讯2025/07/27
00:46
多名未成年人围殴一男孩 叫嚣“我没16岁欢迎报警”
时讯2025/07/27
00:58
夜线快评:面馆卖茅台,何至集体上头?
夜线约见2025/07/25
00:14
大学生泰国打工失联 朋友曾劝别成《孤注一掷》
叩击2025/07/25
06:40
专家解读:泰国与柬埔寨在两国边境地区发生交火
时讯2025/07/25
01:09
上海发布2025年养老金上调方案
时讯2025/07/24
00:09
佩通坦哽咽含泪谴责柬方:他们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看现场2025/07/24
00:18
第9号台风“罗莎”生成 上海周末雨势明显
看呀STV2025/07/24
01:18
甘肃最新通报:天水市委书记、市长等10人被立案问责
时讯2025/07/2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