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早进驻张江药谷的外资药企之一,德国一知名生物制药企业今天宣布,正式启动重磅降糖药“欧唐宁”的本土化生产。
“欧唐宁”作为治疗二型糖尿病的药物,是目前国内约250万患者的常用药。此次其原研生产商启动本地化生产,相关产线调整已展开,预计将于2028年完成并上市。企业负责人表示,本土化生产可以增强供应链的人性,届时药品供应会更稳定,也保证了本地患者用药的可及性。
值得关注的是,这家药企已将中国全面纳入全球早期研发当中,意味着会有更多创新药先在国内获批上市。今年,两款分别治疗卒中和肺癌的新药,相继在国内上市,和全球市场几乎同步。
企业表示, 未来5年,公司计划在华研发投入超过50亿元人民币。这也是他们一直推动的“中国关键”战略的一部分,确保中国和全球的临床试验能够同步,将创新药“零时差”带到中国。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伴随医药审评制度改革和政策鼓励创新药发展,今年以来,跨国企业的本土化布局动作不断:5月,瑞士一家药企宣布在上海投资超20亿元,打造全新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实现一款进口大分子抗体眼科用药的本地化生产;9月,日本一家药企 宣布在张江投资共约11亿元,建设抗体偶联药物的生产基地。
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徐徕表示,一方面积极支持外资企业把全球最好的先进理念、最新的技术、最好的产品在中国实现首发,同时也积极支持他们本土化生产的转移,让中国的患者更快地用上创新药、好药。
目前,生物制药跨境分段生产试点,已率先在浦东展开;这一国际通行的制药模式 能避免重复建设、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增加供应链韧性,支持民生急需药品就近保障。业内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政策破局,将进一步加速跨国药企本地制造进程。
从给中国市场带来创新药,到在中国本土化生产,上海作为创新药重要生产基地的地位日益凸显。
编辑: | 张蕴昆 |
责编: | 周缇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