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我们曾报道,有市民投诉上海部分道路使用的智慧停车没有免费停车时长,家长接送孩子停了几分钟就被收费。当时,市人大代表和交通规划专家建议,可以设置一定的 免费停车时长,来满足特定区域的临停需求。
去年,市发改委在回复市人大代表建议时也曾表示:设置道路停车免费时长可降低市民停车支出,有利于提高车位周转率。然而,近日,又有市民反映,自己把车停在路边,让后排父母下车,只停了12秒,结果收了4元停车费。
记者探访发现,当前上海城市道路智慧停车收费普遍按照0-15分钟、15-30分钟、30-60分钟以及1小时后每半小时为计费单元模式计收道路停车费。其中,0-15分钟时段,按不同区域路段收取2元-10元不等费用,最受争议的也是这一时段的收费。
智慧停车几乎没有起步免停时段,不少市民甚至戏称“掐秒算钱等于智慧”。
记者发现,为了躲避停车收费,有的市民甚至将车停在停车位以外,只因为对比同路段未划车位区域免费,规规矩矩停车反而收费。
另外,部分设置在小区门口的路段,收费时段从晚上7点至早上6点,6点之后就按小时来计费,这与居民作息冲突。
有市人大代表就指出,道路泊车属于公共资源,收费应该考虑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
而收费起点低只是“智慧停车”被吐槽的原因之一。实施智慧停车后,停车计费全靠AI判定,这让不少市民感到无所适从。有市民就反映,自己明明只停了一个多小时,却收到短信提醒,有一笔75元的停车费待支付。更让他无奈的是,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申诉。
对此,市交通委表示,目前上海停车APP已开通道路停车欠费异议申诉渠道,市民可以通过上海停车APP,输入车牌查询、补交相关欠费,有异议的欠费可以通过APP一键申诉,各区交通主管部门安排专人对市民欠费异议申诉进行处理,确认属于有效申诉的将主动消除其欠费,无效申诉的,会保留欠费,并向用户主动推送相应进离场照片,便于市民核实,及时补交有关欠费。
有媒体调查发现,同为直辖市,按照北京市道路停车收费标准:不满一个计时单位 不收费,白天和夜间计时单位不同。重庆市从今年7月1日起也施行了停车新规,重点就是明确了 停车的免费时长。
那么,上海的道路停车能否也给予市民一定的免费停放时间?我们来听一下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教授杨晓光的观点。
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教授 杨晓光:城市里面有诸多便民的需求,取一件快件,买一杯咖啡,短时办个手续,从便民服务意义上来讲,确实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设定这样一些点。如果能够长时停车(并设置停车位)的话,说明这个地方停车对社会交通影响可能还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这些问题反映出在做系统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个非常科学的论证或者是设置参数是不是合乎实际的一些基本的需求。(目前)从有关方面的信息看下来,(“智慧停车”系统)确实需要好好分析,诊断一下。
有市民在徐汇滨江一带停车时,没有发现什么特殊标记,当他收到短信通知,才知道自己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被计费”了。后来,他特地开到原处看了看,才发现地面那个“扫描二维码,支付停车费”的标识被白线遮掩了。
另一位市民则称,她家附近的几条马路边智慧停车都有“二维码”标识,但是下雨天会被树叶污泥盖着,不易发现。
记者发现,部分已建成的道路智慧停车场的地面标线和停车告示牌位置设置不够醒目,告示牌被树木遮挡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地面标线因磨损、落叶尘土遮盖、采光等问题让人难以辨认,一些停车位上的二维码容易被忽视,也很难被扫出。
另外,一些路段智慧停车公示信息,与现场实际设备设置情况不符。有些明明标着智慧停车的路牌,一旁依然有收费大叔上前来人工收费,让市民有些费解。
有市人大代表建议,已公示智慧停车的路段,相关设施建设要及时跟上,不要让市民停车“没了方向”。
编辑: | 虞宏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