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 习近平向逝者献花篮

时讯

2016-07-29 09:51:36 新华社


向罹难同胞和捐躯英雄敬献花篮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造成24万人遇难、16万人重伤,百年工业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

  

28日上午,习近平一到唐山,即在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张庆伟陪同下前往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向唐山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并向纪念墙三鞠躬。他强调,这次来唐山,主要是看一看这座英雄的城市,看一看这里英雄的人民。

  

在疗养院看望截瘫伤员

  

之后,习近平前往唐山市截瘫疗养院。他在康复室看望正在做康复训练的截瘫伤员,一一了解他们的伤情和康复治疗情况,问他们还有什么困难,祝他们健康长寿。在疗养病室,他同因地震伤害截瘫的杨玉芳、高志宏夫妇亲切交谈。得知他们长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工作,努力融入社会、自食其力,习近平很高兴。夫妇俩向总书记赠送自己新近出版的小说和诗歌集,并即兴朗诵了一首歌颂解放军当年抗震救灾英勇事迹的诗歌,习近平称赞他们乐观上进、事迹感人,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活动室内,10多位截瘫伤员正在开展文娱活动,习近平来到他们中间,同他们亲切交谈,并欣赏了二胡伴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习近平勉励他们说,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参观唐山抗震40周年成就展

  

离开截瘫疗养院,习近平又来到唐山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唐山抗震40周年成就展,了解唐山努力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的举措和成效。他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唐山实现城市定位目标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更好了。要抓住历史性机遇,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努力把唐山发展得更好、建设得更美。

  

习近平乘车考察了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他要求善始善终办好这次博览会,向世界展示新唐山建设的成就,也藉此提高城市治理和运营水平。

  

考察社区政务服务大厅

  

临近中午,习近平考察了唐山市祥富里社区。在社区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大厅,他了解社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便民服务的情况,对工作人员表示慰问。在文体活动室和文化大讲堂,他同正在进行书法绘画、诗歌讲座的居民交流,希望大家利用爱好怡情养性,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社区花园里,一些居民正在休闲,习近平走到他们身边,向他们问好,祝他们心情愉快、生活幸福。习近平指出,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整合各种资源,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

  

全面提高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河北省和唐山市工作汇报。他对河北省和唐山市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自身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取得的各方面成绩表示肯定。

  

习近平指出,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之所以能够在条件相当艰苦的情况下取得显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大灾大难面前,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吃苦在前,冲锋在前,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党的力量来自人民。只要党把人民凝聚起来,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能经受住前进道路上的各种严峻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他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完善法律法规、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加大灾害管理培训力度、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等方面进行努力。文并图/新华社

  

特写

  

志愿者帮市民找遇难亲友名字

  

7月28日,唐山大地震40周年,全城缅怀。

  

清晨6时,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上已经摆满了花篮,地上贴着两幅签满了名字的巨大条幅,上面写着:“唐山幸存者向全国人民问好,向解放军致敬”。

  

旁边放着1支笔,晨练的市民纷纷停下脚步在条幅上签名,并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记者在纪念碑广场上看到,一批穿着特殊定制的T恤衫的老兵们在给纪念碑拍照。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部队,服装上的标语也不相同,但都印有1颗醒目的红五星。

  

75岁的武汉人罗怀民早在3天前,就同他的400多名老战友们来到了唐山。他告诉记者,今天凌晨3点多,老战友们就来到纪念碑广场并敬献了花篮。“为了不打扰唐山市民,我们选择了夜里到纪念碑看一看,那些大的花篮就是我们‘空六军’献的。”

  

广场上晨练的市民逐渐增多,这些曾经参与抗震的老兵们被热情的市民围住了,不少人提出和老兵们合影,还有人主动上前跟他们握手。

  

“唐山人民感谢解放军!”人群中有几位市民忍不住说。罗怀民也显得有些激动,他说:“唐山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9时左右,刻有24万名罹难者名字的地震纪念墙下,已经聚集了许多前来缅怀亲友的唐山市民。

  

今年75岁的张国昌正在用相机拍摄纪念墙上儿子的名字。他告诉记者,40年前,他7岁的儿子在地震中遇难。“每年7月28日,我都会来纪念墙拍一张儿子名字的照片。”说到这时,张国昌有些激动,他从兜里拿出纸巾擦了擦眼角的泪。“每年拍1张,代表孩子又长了1岁。”

  

地震可以摧毁一座城市,但带不走血浓于水的亲情。今年80岁的宋泽普一大早就坐公交车来到纪念墙下祭奠地震中遇难的姐姐宋配芹。

  

尽管行动不便,但宋泽普还是专门多坐了一站地去买鲜花。记者见到宋泽普时,他正用胶带小心翼翼地把鲜花往纪念墙上姐姐的名字处粘。

  

“姐姐过去是个爱美的人,我们从小关系就很好,我想对她说,现在唐山已经大变样了,你在那边放心吧!”宋泽普说。

  

20岁的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赵玉领,来自张家口,是第一次来到唐山大地震纪念墙。赵玉领是青年志愿者,7点多他就上岗了,帮着市民们寻找遇难亲友的名字。他告诉记者,对唐山大地震最初的了解来源于书本和电影,2010年《唐山大地震》上映时,他看哭了好几次,觉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太沉重了。

  

“今天看到这么多唐山人来纪念墙缅怀逝去的亲友,我觉得帮助这些人尽快找到亲友的名字就是最大的帮助。”赵玉领说。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习近平唐山地震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8
特斯拉宣布:擎天柱机器人开始练中国功夫了!
时讯2025/10/05
00:16
“蓝马甲”帮您和陆家嘴三件套拍出最美合影
时讯2025/10/04
00:10
英国曼彻斯特恐袭事件中一名死者系警方误杀
时讯2025/10/04
01:14
大师赛盛宴不只在球场 一张票根串联文旅商体展
东方新闻眼2025/10/03
02:01
为热爱奔赴上海 10万发烧友集结国际手办模型展
时讯2025/10/02
02:39
花式促销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长假首日申城商圈迎大客流
时讯2025/10/02
01:32
50万就业 千亿产值 贵州发展的“造血干细胞”
这就是中国2025/09/29
00:07
日本幼儿园校车撞入民宅 司机死亡 5名儿童受伤
时讯2025/09/29
04:00
第八届进博会上海城市形象片发布
时讯2025/09/29
00:09
伊朗外长怒骂美国无耻 逼伊交出核材料换取豁免
时讯2025/09/29
06:03
交大 “哪吒” 团队用科研写就热血
时讯2025/09/28
00:08
以色列卷入俄乌冲突?泽连斯基表态
时讯2025/09/28
02:14
专家解读:欧盟为何斥巨资打造“无人机墙”
环球交叉点2025/09/28
01:13
上海这种人人想要的资源 这里被薅得又收费了
新闻坊2025/09/27
00:08
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08星
权威发布2025/09/27
00:09
台湾堰塞湖溢流洪水吞没牧场 50秒没过牛群头顶
时讯2025/09/26
00:08
调查扶梯、提词器和音响?特朗普把联合国当白宫
子午观潮2025/09/26
00:08
“眼睛可能保不住了!”海警深夜极速救援
东方番茄酱2025/09/25
00:09
“牛和马有的是 驴不够了” 畜牧业协会:没开玩笑
时讯2025/09/23
01:23
2025“感动上海”年度人物:龚建强
正能量2025/09/23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