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将目光对准两大核心命题: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会走出怎样的新路径?普通人又该如何在时代大局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节目中,面对观众提问:明明GDP增长5.3%超出预期,可生活里的“获得感”却没跟上,问题到底出在哪?
“答案藏在当下的发展转型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鄢一龙教授表示,随着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不同行业的生存状态正在“分化”:传统产业里的从业者,正承受着转型带来的压力;而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从业者,不少人已享受到发展红利,只是这类声音往往因“幸存者偏差”被忽略,反而让网络上的焦虑情绪更易传播。
而更深层的原因,还与发展的“感知错位”有关。鄢一龙教授认为,现代社会里,很多人习惯在虚拟空间中寻找慰藉,却忽略了真实生活的需求;同时,发展常被简化成统计数据,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每个个体不同的生活体验,这种“虚拟化”与“抽象化”的割裂,让经济增长的成果难以真正触达每个人的感知。
其实,破解这种困惑的关键,正在于“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再只盯着数据增长,而是更关注每个人的真实福祉。主持人何婕总结道:随着“十五五”明年开局,这不仅是国家规划的新起点,更是每个普通人的机会。与其观望期待,不如主动投身其中,成为发展的参与者、成果的共享者,让未来的每一步增长,都能变成实实在在的生活体感。
编辑: | 周雯飞 |
责编: | 张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