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边关税水平大幅降低,也为外贸行业带来了一场及时雨。这一段时间的波动以来,上海的货运代理、外贸企业经历了些什么?又有着怎样的应对呢?
中美关税调整落地后,外高桥港区国际拼箱仓库进入“战时状态”。理货员蒋英在货架间疾步穿梭,指挥货品拼箱出口美国。“去美国的货量翻了三倍,以前每天处理100多票,现在要完成300到400票,几分钟就得发一批货。”她边核对清单边解释。
国际拼箱仓库负责人叶承顺透露,团队已启动“三班制”24小时作业,累计处理超1000票货物,“积压一个多月的美国订单正逐渐清空。”恒捷通达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徐逞预判:“未来两周订单将井喷,美国新订单要求90天内出货,企业生产线已全速运转。”
港口动态一日一变,外贸企业更是时刻紧绷,随时应对各种变化。
这家位于上海松江的汽车配件制造商保隆科技,凭借汽车轮胎上的“气门嘴”这个小小配件,做到了全球细分市场“气门嘴”业务的第一,成为世界主要车企的供应商,每年营收达6亿元,其主要生产线就在中国。公司副总裁王胜全算了一笔账:每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销量就超过8000万只,占整个保隆气门嘴30%以上的份额。单价3元的气门嘴,关税从0.88元最高飙至5.23元,上涨了4.35元,现在虽回落至1.78元,仍压力巨大。“我们承担不起全部关税,转嫁客户又导致订单风险,每晚都在与美国客户协调。”
王胜全提到,中美时差迫使团队在昼夜交替中连轴运转:“白天内部讨论复盘,晚上对接美国客户高层协调,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博弈。”由于该产品在美国本土缺乏同类产能,公司近期频繁接到美方催货电话。国际销售部销售科长刘立钦在通话中反复承诺:“我们会尽快调整生产和船运,满足客户需求。” 类似这样的电话,每天都在打。“客户催得急,现在要把生产拉到极限,能发多少发多少。”
企业深知,博弈并未结束,鸡蛋绝不能放一个篮子。他们早就未雨绸缪:保隆在全球7个国家都拥有研发中心和工厂,用全球化布局,来规避单一市场风险。旗下的保富电子,此前就已在德国建厂,目前美国的新产线建设也正提速。与此同时,他们也在抓紧国内生产和创新研发,不放过可能拓展的国内市场和其他国际市场。“我们在美国提前囤积库存,中期扩充本土产能,长期以技术优势锁定市场。”王胜全展示着企业的布局。
走进胎压监测系统车间,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企业还在抓紧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确保技术能走在世界最前端。全自动产线以3.4秒/件的德国标准运转,工人两班倒应对回暖订单。“正在优化生产节拍,与德国团队实时协同。”技术主管盯着监控屏说道。
一方面,聚焦优势产品,潜心研发修炼“内功”;一方面,多元市场布局,随时为突破贸易困局、逐鹿国际市场做足准备。
“现在最怕不确定性。”保隆科技副总裁兼保富电子首席执行官冯美来坦言,“已与通用、福特敲定合作,未来半年的日程全排满了。”
烽火未熄,外贸人脚步不停,于风云变幻中坚定向前。
这一次的“关税战”教会大家一件事——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不少企业正加速“出海”步伐,在欧洲、东南亚等地设立生产基地,以规避单一市场风险,一边快马加鞭开拓海外市场,一边稳扎稳打巩固国内优势。看不见硝烟的贸易战中,企业若想突围,得像机灵的猎手,在供应链多元化、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产线升级等方面,灵活布局、超前谋划。
编辑: | 陶余鑫张予洋 |
责编: | 李吟涛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