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降关税后,中国外贸企业就开始与时间赛跑,利用90天窗口期抢工、发货。不过,在不少企业家看来,这只是短暂的喘息,未来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江苏昆山,东方卫视记者走访一家外贸企业看到,他们之前一直在积极应对关税波动,如今,他们已经将目光看向了90天之后。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一发布,这家儿童用品企业立马恢复了向美国发货。安德鲁是这家公司的美方工程师,他干脆直接飞到中国,和中国的工程师团队面对面协作。
安德鲁所在的公司,于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创立,全美市场份额排名第二。2014年,被中国的这家企业全资并购。十多年来,安德鲁与中国工程师密切合作,已经可以用中文进行简单交流。
在安德鲁看来,“关税战”让美国消费者更强烈地意识到,中国商品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安德鲁坦言,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可谓“全球最强”,美国在短期之内很难超越。
好孩子集团美国公司项目经理 安德鲁:我深入生产线观察看到系统中有很多内置的质量检查。我们不仅仅有一个人在生产线的末端进行质量检查而且有适当的工具来确保流程符合所有的规定。光看他们在每次轮班后,如何进行日常检查就真的给了我们很多信心,但是在美国(生产线)我们必须在劳动力、设备和其他类似性质的费用之间平衡成本。
如今,这家公司正加班加点向美国发货,有的畅销产品,美国客户甚至愿意主动承担30%的关税。
好孩子集团大供应链客户计划部经理 庄蓉:现在是一个全面恢复的状态。我们在加班加点装车装货,美国这边的话是希望我们尽快订仓,越快越好。不惜一切代价去拿到仓位赶快把货发出去。
“关税战”期间,公司对美国出口的报关业务量一度骤减50%以上,现在已经恢复至4月前单量的70%左右,而且很多美国企业付出的海运费,是往年旺季的2倍以上。
上海展洲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报关部部门经理 许宋杰:80%左右,我估计一周内至少能恢复,然后过两周的话可能会超过之前的量,仓位不足的话,他们(美国企业)会优先选择这些速度快的海运公司,最快速度运到美国,所以说运费会持续上涨,如果说流转速度能快的话,更高的运费大家是能够接受的。
对于90天的“窗口期”,企业并没有看成是一次喘息的机会,而是当作一场检验战略定力的压力测试。原定于2026年上市的新品,仍然提前排进了今年在美国市场首发的时间表。
好孩子集团高级副总裁 贺新军:我们现在加紧在赶样品赶年底,我们的一个节点圣诞节进商店,我们只认为它是个缓冲期,但是我们要做最坏的一个打算,就是从开发速度上不能减,还是按原来公司既定的方针往前面推。
未来,公司计划将产品以精密配件的形式出口美国,由美国工厂进行装配后再在当地销售,进一步拉开“产品在中国研发制造、在美国组装”的产业链梯度。尽管企业策略为了应变在不断调整,但背后不变的,是中国制造的无可替代。
好孩子集团首席执行官 刘同友:找不到替代,尤其我们这个(儿童用品)行业,90%以上都是中国供应的。因为找不到替代,你今天去找替代其实你要去做重新的布局,可能没布局完,整个情况又变了。通过前面一个月知道了离不开中国供应链。
通过持续提供难以复制的价值,中国制造向世界证明了自己。90天“窗口期”后的形势仍是未知数,但中国制造正在用效率提升和技术创新寻找新的突破。
编辑: | 虞宏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