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如何能助力老工业园区焕发勃勃生机?为了寻到问题答案,记者跟随漕河泾开发区里一位20多年工龄的物业老党员开启了马不停蹄的一天。
“安全风险!维修资金必须用!”“四楼雨水管截了没?”“三车棚黑广告,盯紧!”我约了采访临港漕河泾物业公司区域经理顾美玲,半天过去却只捕捉到她忙碌的背影。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了漕河泾三个字,我很难想象,眼前这位“火急火燎”的顾经理却管着好几个园区的物业。一个上午,顾美玲脚踩“风火轮”,奔波于各个现场。高大上的产业园区,原来也充满着鸡毛蒜皮、家长里短。
桂平路西侧的“桂字头”园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那时候时髦的马赛克外墙到了34岁,留下的是“一地鸡毛”。斑驳、掉落,业主天天投诉,顾美玲实话实说“没钱、难办”。上海北整工程技术成套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建中直言:“好企业有钱,可一栋楼并非全是好企业。”“有些业主靠租金度日,对维修避之不及。没有物业与业委会去牵线,让资金如‘烂在锅’。”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产业园区也可以有业委会。
虹梅街道社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邱启宇点出关键:“我们探索‘党建+营商’‘党建+物业’,让问题提速解决。”党建引领下,街道迅速协调施工单位,对7号楼、10号楼开展外墙隐患排查。薛建中本不抱希望,结果却深受感动:“一栋楼前前后后搞十来天,真办成了!”
党建引领,不仅联动了物业服务,还起到优化营商环境的功能,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听完一个会,我有点懂了,帮企业解决大小问题,不就是在打造营商环境嘛!比如说,帮企业找线索,维护他们的知识产权。一场协调会,企业“打假难”的困境浮出水面——单枪匹马难觅假货源头。虹梅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员徐燕拍板:“企业诉求精准分配到各部门,合力解决。”
我渐渐明白了园区里大事小事的解题逻辑:有困难,大家能上都上。毕竟有11个园区,光靠顾美玲一面“小红旗”可不够,她常常鼓励团队中的年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关键时刻,一定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顾美玲负责的几个片区是漕河泾工业区的1.0版,当年辉煌的微电子工业园区,如今已有些“憔悴”,业态复杂,问题自然也不少。顾美玲介绍,以水站为例,每天都会有很多装卸货的大车进出,而园区里还有物流、企业孵化、危化企业,甚至生产加工企业,各种业态都有。
什么?居然还要管危化品!这可是个专业的活,物业能做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化学品有气味泄露投诉到物业这边来,公司有安全部出面。”原来他们有个配备了专业人员的危化专班,整个漕河泾涉及危化品管理的研发企业,大大小小有100多家,通过物业专班制,再加上企业自我管理,如今,刺鼻的气味已经是“过去时”。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负责人孙晨霞感慨:“园区是我们第二家园,务实协作才能安心。”
今年是顾美玲入党的第14年,也是当上11个老园区大管家的第8年,“组织有力量、服务无边界”,从她的故事里,我看到基层党建的“红色光芒”。谁说老园区就该被淘汰?“管家”有着这样的热情,让企业对园区的未来充满信心。
而在顾美玲眼中,产业园区未必是璀璨的写字楼群:“它也可以是充满‘家长里短’的‘菜市场’,每家企业都是‘有功之臣’。”说起自己的使命,顾美玲的话也朴素而坚定:做好分内事,让企业把园区当作第二个家。”
编辑: | 陶余鑫张予洋 |
责编: | 徐笑燕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