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盛夏的阳光炙烤着柏油马路,你是否也想逃离城市,躲进一片清凉的绿荫?
近年来,随着上海193座开放休闲林地的建成,众多曾经“看得见走不进”的密林,如今正在变成“可穿行的绿洲”。
这种独特的城市森林体验,正从“稀缺品”变成市民身边的生态福利。
炎炎夏日,走进金山张堰的百家村开放休闲林地,仿佛步入清凉世界。自从2021年这片休闲林地开放后,家住金山,从事软件开发的吕先生就成了这里的常客,见客户谈工作,见朋友纯聊天,他都会约到百家村。
市民 吕先生:这种感觉就非常好氛围也很好。有咖啡馆、有停车场,玩的(地方)比较多,可以逛的景色也比较多。如果不想走的话在这里住也比较方便,这个空间可以让大家享受更多的乐趣。
百家村拥有金山区最为完善的生态片林4800多亩,随着养在深闺的封闭式林地逐步打开,村民们“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林地里,因地制宜打造的六个观景特色区,在野趣中更增添了一份情趣。
从2012年起,上海开始了大规模打开密林的试点。基于保护前提,对有条件的林地进行小规模的林相改造和景观提升,同时完善步道、座椅、观赏廊架等简易的休闲设施,让林地“既看得见,也走得进”。比如眼前这片坐落于松江泖港的浦江源涵养林,在南岸默默守护了黄浦江20多年。近200亩的面积,堪称沪版“绿野仙踪”,改造开放后,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它的原汁原味。
松江区林业站副站长 许钢:想尽量保持这份野趣所以我们减少了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它的挖掘。单纯设计了一些道路的贯通,包括一些廊亭驿站。
这样的开放休闲林地,目前上海已建设完成193个,分布在闵行、嘉定、松江、浦东等9个区。
以林为媒激活带动当地特色的文旅商体资源,从“走得进去”到“留得住人”。
松江石湖荡镇东夏村给渴望人气的开放休闲林地做了榜样。林地内,早樱、银杏、八仙花、玉簪等观赏植物边上来了一列“退休”的绿皮火车,拍照打卡很出片。穿过林地,一旁就是赫赫有名的“浦江之首”景区,黄浦江起点就在其中。
如果逛累了,一旁的有米社区里,咖啡馆、餐厅、民宿恭候光临。如今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有米餐厅里座无虚席。一盘盘由田间新鲜食材制成的农家特色菜肴和本地特色农创饮品“大米汽水”一起,收获了食客们一致好评。
游客:荡里有米,这个菜饭很好吃。
四年间,石湖荡镇东夏村已有3块林地被相继打开,总面积超过800亩的开放林地在这个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了林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剧本游、坐直升机、马术培训、露营等体验性游乐项目星罗棋布,今年已成功接待游客8万人次。
编辑: | 虞宏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