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将参加新一届俄联邦总统竞选。俄罗斯只会向前进,没人能挡住它前行。”
12月6日,普京在参加俄罗斯高尔基汽车厂85周年庆典活动时,宣布参加2018年总统大选。
就在12月6日之前,“悬念大师”普京还一点都不着急。面对这个谜题,他的回答一直是,“我会考虑”。
就连12月6日早些时候,普京在莫斯科发表演讲时,仍然回避了这个问题。
所有人都以为,普京会在12月14日即将召开的年度记者会上宣布参选。但最后,他还是给了人们一个意外:宣布这个消息的地点,是在下诺夫哥罗德高尔基汽车厂。这一场景,暗藏了怎样的深意?
这一切,显然是精心安排的。普京在车厂的讲话结束后,一名工人问普京会不会竞选的问题。紧接着,普京就宣布了参选的决定。
高尔基汽车厂所在的下诺夫哥罗德,被称为“俄罗斯第三首都”,是1612年与波兰战争期间帮助维护俄罗斯国家和主权的人民民主运动的发源地。
地点和场合的选择,无疑体现了普京对俄罗斯大型工业企业的支持。
俄罗斯《消息报》报道,专家指出:“普京将向工人阶级提出新工业化方针和未来的革新,并将把自己定位为发展的总统,即他把希望寄托在工业技术专家阶级。”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在俄罗斯民众心目中,只有普京才能将身处于重重困境的俄罗斯力挽于狂澜。
12月6日,这个“迟来”的声明,无疑给俄罗斯民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俄罗斯总统选举将在2018年3月进行。
与普京同属“统一俄罗斯”党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已经表示,自己不会参加竞选。
梅德韦杰夫的原话是:“就我个人而言,在这一政治周期我不会参选。当然,我会继续从政。”
今年65岁的普京,自2000年以来一直掌权,要么担任总统,要么担任总理。俄罗斯现行宪法中,明确规定了总统只能连任两个任期,但是没有规定总统任期结束后不能重新成为总统。
就因为这个法律程序,在2008年-2012年期间,此前已经两次连任的普京不能连续担任总统,因此选择了“梅普轮流坐庄”的局面。
也正是在2008年,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后,向议会提交了修改宪法的草案,并被顺利通过。修宪后规定,从下任总统开始,每个任期为6年,再连任一期共12年。
也就是说,普京在2012年当选后,如果再连任一届,他就能担任总统到2024年。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张耀认为:
梅德韦杰夫不参加2018年总统选举,是在普京的设计之中。但到了2024年,谁来继续这个游戏,并不在普京的设计之中。梅德韦杰夫到2024年可以竞选总统,也可以继承普京的遗产,但是他无法继承普京的威望和资源。
“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普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17年前。
然而,他的前两个任期正好赶上国际油价的飙涨,而到了他第二个任期的后半段,国际油价暴跌,俄罗斯经济呈现崩溃态势,几年都没能缓过来。
2018年,普京开启4.0时代,似乎已成定局。但这六年里,他会做什么?内政和外交能否有所突破?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博士张昕认为:
对普京的年度记者会期望并不高,普京恐怕没有多少干货可讲。普京近年来的注意力集中在外交和安全战略上,他会更加全面地变成一个“外交总统”,此后六年,这个趋势可能进一步会被加强。
外交上,让普京最头痛的,恐怕还是美俄关系,特别是美国国内“通俄门”的持续发酵。
12月1日,特朗普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认罪,承认在涉俄调查中向FBI作伪证。有消息称,他还在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后,要求俄罗斯大使不要让局势升级。弗林还承认,他曾从“今日俄罗斯”电视台以及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等俄罗斯公司获得过收入,但没有说明收入的具体金额。
而就在11月29号,"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国会广播电视记者采访席执行委员会的通知书。
通知书陈述着一个爆炸性决定:"今日俄罗斯"被撤销美国国会采访资格,理由是该电视台已注册为“外国代理人”。
今年9月,美国司法部突然发难,要求"今日俄罗斯"美国频道,登记为"外国代理人"。按照美国法律,"外国代理人"需定期向美方报告与外国委托者的关系,及在美国的活动和财务收支等情况。因此,成为"外国代理人",无异于被套上了"紧箍咒"。
作为回应,普京在11月25日签署有关媒体“外国代理人”的法律修正案。包括“美国之音”、美国自由广播电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内的9家媒体可能被界定为在俄罗斯的“外国代理人”媒体。
此后,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俄罗斯的媒体“外国代理人法”不是对等回应,比美国的相应法律更严厉。
"通俄门"屡生波澜,"媒体战"不断升级,美俄关系也随之降到冰点。梅德韦杰夫11月30日表示,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现在处于最低点,这一现状不怪特朗普,而是美国政界有一批人在打"俄罗斯牌"。
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冯玉军认为:
美俄关系现在确实进入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美国人认为俄罗斯已经是二流国家甚至三流国家,无法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俄罗斯还想和美国平起平坐。这种相互认知上的差距,是导致美俄矛盾最关键性因素。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杨成认为: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美俄关系很难实现正常化。美国国内有强烈的反俄主义,把反俄作为"政治正确";俄罗斯也有强烈的反美主义。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使得美俄之间的不可调和性,比以前更加突出。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邹琪 编辑:陈佳雯)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