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多地的农商行集体推出“养老贷”,却在争议声中火速撤下宣传海报,这场从高调登场到闪电撤退的“金融创新”,折射出养老困境与银行焦虑的深层碰撞。
表面看,“养老贷”构建了精巧的闭环:临近退休者贷款补缴社保,退休后养老金优先还贷,剩余资金自由支配。对社保缴费不足的灵活就业者和农民而言,似乎解了燃眉之急。然而细究贷款利率在3.1%-3.45%的区间且借款期限最长15年,还需在75岁前还清,养老钱被贷款利息吞噬近半,“普惠”光环顿时黯淡。金融可以创新,但绝不能让普通人的晚年变成一场利率精算的赌局。
更重要的是这类产品合规性目前存疑,依据2024年《个人贷款管理办法》,贷款需明确用于“消费或经营”。补缴社保是否属于“消费”?监管尚未定论。更值得关注的是,从“彩礼贷”“墓地贷”到“养老贷”,这背后是部分中小银行深陷“放贷难”的焦虑。然而当养老保障与金融产品叠加,其社会属性与商业逻辑难免冲突。若为冲量放宽审核,允许高龄群体“退休即负债”,又是否将社会责任转化为了金融风险呢?
编辑: | 阮丽 |
责编: | 张蕴昆 彭晓燕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