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晚,重庆一对年过八旬的独居老人家中电动轮椅电瓶爆炸起火。危急关头,隔壁18岁的高中生祝野听到呼救声,仅穿着内裤、赤脚冲进火场,切断电源、背出坐轮椅的老人、搀扶另一位老人脱险,并往返提水协助灭火,直至消防员到场。救援过程中,小祝双脚被高温地面严重烫伤。事后邻居们称他是“真英雄”,被救老人的女儿江女士登门落泪致谢:“一想到他穿着内裤冲进火场就想哭!”

祝野的行为令人动容 ,然而回看本次事故,这样的“挺身而出”是否本可避免?类似电动轮椅这种出售给“特殊群体”的商品,其安全标准理应更高,电动轮椅的电池、防火外壳、自动断电系统、温度监控功能,本应成为强制性配置,而非可选项。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建立“重点人群辅助器具”安全标准体系,对生产企业实行更严的认证与抽检机制。否则这类有安全隐含的产品对行动不便、反应迟缓的高龄老人来说,则可能是致命的。
产品安全只是防线之一,街道与社区组织应在防患于未然上下更多功夫。如推广电动车与电动轮椅“人车分离”充电区,设置智能断电装置;对独居老人家庭进行用电安全“拉网式”排查并提供上门检测与免费维护服务;为行动不便者免费安装烟雾报警器、紧急呼叫器;我们曾在重阳节呼吁“让敬老不止在重阳节”,“敬老”不单是节日的一次性表达,关爱应成为“制度化的日常”。在社区多一句问候、在制度上多一份保障、在技术上多一次优化,让每位老人“有事可呼、有险可救”。
祝野的英雄行为值得铭记,他用汗水和烫伤换来的教训,更应成为社会进步的契机。我们应当让电动轮椅更安全,令监管更严格,让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少一点风险、少一点孤独。让每一次的勇敢,都成为推动社会更安全、更有人情味的力量。
| 编辑: | 王成 | 
| 责编: | 周宇倩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