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上海市民到代收点取快递时,赫然发现取件码标签上写着自己的真实姓名,而非预先填写的网名。记者了解到,实名信息是否显示,可能与快递员使用的“扫码枪”系统软件有关。经过投诉,涉事快递点已堵上了相关漏洞。
代收点作为快递服务的最后一环,信息管理同样需要严格遵循规范,2023年实施的《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明确要求,收寄件人的个人信息应隐藏处理。这一规定理应延伸到取件环节。消费者在各平台使用网名是希望保护隐私,而代收点却显示了真实姓名,这明显是不合适的。
问题的根源在于快递物流系统的管理漏洞:不同代收点使用的扫码设备软件版本混乱,打印时也未统一进行隐私保护处理。对此,不能以"技术问题"为借口推卸责任,而应建立统一的软件系统标准和设备准入机制,及时查漏补缺。
行百里者半九十,隐私保护不能只做到“半路”,完善取件码标签管理、落实隐私全流程保护,这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筑牢个人信息保护的防线,不能让代收点成为隐私泄露的“风险点”。
编辑: | 卫思冰 |
责编: | 樊昊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