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时讯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查病历仅需姓名身份证号?三甲医院一患者隐私被群发

2025-10-21 10:51:49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随着互联网诊疗的普及,如今几乎每家医院都提供“在线预约挂号、报告查阅”等线上门诊服务。考虑到老人子女、儿童家长等代办就诊的客观需求,这些服务平台往往也都允许绑定他人作为就诊人。不过,代办便利的背后,也存在着隐私泄露的隐患,市民李女士就遭到了这一困扰。


据李女士的朋友介绍,她的前夫为了泄愤,近两年来,不断用李女士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登录多家医院系统,下载电子病历和检查报告,并在李女士的亲友中散布涉及精神类疾病的诊疗信息,给李女士造成极大困扰。


记者近日体验本市多家医院的互联网服务发现,在绑定他人为就诊人时,认证环节较为简单。



例如在上海市同济医院的线上服务号,添加他人为就诊人时,页面显示需要填写就诊人本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和验证码等信息,但实际上,系统并不会对手机号的号主身份进行验证。也就是说,只要有他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再用自己的手机就可以完成认证操作,进而查看和下载对方就诊卡上的电子病历、检查报告等一系列隐私信息,只不过部分医院的线上报告有一定的展示时限。



在其他几家医院,记者尝试利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账号,同样成功查看了对方的就诊信息。记者还发现,部分互联网医院可以线上查询患者信息是否被他人绑定,但却无法有效地收回相关授权。



诊疗记录属于高度敏感的个人隐私信息,如果仅凭名字和身份证号就能查询,风险不可忽视。但从医院角度来说,之所以如此设计,除了服务效率外,也是出于家庭成员代办的便利考虑。有从业者表示,如果为了防范极少数的恶意查询,把认证流程变得过于复杂,反而会给更多正常患者和家属带来麻烦。



其实,便利和隐私并非不能兼得。今年7月以来,上海多家医院的互联网诊疗系统已经着手优化相关机制,例如第六人民医院开始要求代办人上传就诊人身份证照片,徐汇区中心医院则增设了人脸识别。也有医院对就诊人预留的电话号码进行实时核验,或者只允许他人查询18周岁以下和60周岁以上患者的病历。



对此专家建议,医疗机构要平衡好代办就诊和保护隐私的需求,可以增设分级访问机制,并设定好明确的知情同意规则,用技术和制度共同划定便利的边界。


编辑: 张博忺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查病历患者隐私三甲医院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胡塞武装突袭联合国雇员住宅区 扣押数名工作人员
时讯3天前
02:31
市场价165万凶宅26.6万开拍万人围观 已有人报名
时讯2025/10/17
00:15
洪秀柱力挺郑丽文:女人不止撑起半边天!
时讯2025/10/17
00:08
湖南一女主播收“炸弹包裹”被烧伤 警方通报
时讯2025/10/16
01:06
被抓八年后回到同一小区 男子潜入别墅偷走金条
案件聚焦2025/10/16
00:49
意大利70岁老人装瞎53年 骗取800多万补助
时讯2025/10/16
01:00
直击世界中国学大会 变局中读懂中国与世界
这就是中国2025/10/15
01:03
《沉默的荣耀》热播引岛内媒体关注 国台办回应
权威发布2025/10/15
05:18
恐怖雕塑引争议 艺术表达与公众审美边界在哪
新闻放大镜2025/10/14
00:08
美防长抨击肥胖后这照片火了!网友P图吐槽
时讯2025/10/14
00:20
广东2026年起夫妻可互查财产 包括房产、车辆
时讯2025/10/14
04:42
什么是吸附性全口义齿
申康科普2025/10/13
73岁“无痛取卵”? 国家医保局披露违法违规案例
时讯2025/09/29
05:13
冒用信息开出“线上店” 平台审核为何失灵?
新闻透视2025/09/23
00:44
求证:朋友圈广告下的好友评论,是真的吗?
求证2025/09/13
01:37
家长必看!儿童安全座椅新规“保姆级”解读
看呀STV2025/09/01
00:35
带娃看病不用再带医保卡 儿童医院试点“刷脸付”
时讯2025/08/29
00:10
女子被误诊“绝症”服药3个月 医院:已达成谅解
时讯2025/08/19
00:07
境外间谍窃取面容数据开展窃密活动 国安部提示
时讯2025/08/06
01:41
下一站|小物钓:都市人的多巴胺加油站
下一站2025/07/27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