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人坂本龙一
于2023年3月28日去世
享年71岁
据了解,坂本龙一的晚年一直在与癌症斗争,继2014年被确诊为咽喉癌后,2021年又被确诊为直肠癌。他曾在社交媒体如此写道,“此后的日子,我将‘与癌共生’。”然而,短短两年之后,他还是走到了生命尽头。
据凤凰网报道,他是在复查喉癌时确诊了晚期肠癌。直肠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常出现便血等症状。由于之前的放疗损坏了细胞,同样的疗法不再适用,于是他在一年内接受了6次手术。
肠癌,
是越来越多被提及的字眼。
因肠癌去世的名人
不在少数,
巴西知名运动员、“球王”贝利因结肠癌引发多器官衰竭,终年82岁
曾为蝙蝠侠配音的凯文·康瑞于2022年11月在当地西奈山医院病逝,享年66岁,死亡原因是肠癌
曾被称为商业奇才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于38岁患大肠癌英年早逝;
家喻户晓的好莱坞巨星赫本也因患大肠癌病逝于瑞士家中,终年63岁。
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
我国肠癌发病率连年“走高”,
每年新发病人数约为13至16万人,
在消化道肿瘤中稳居第二位。
值得关注的是,
坂本龙一确诊时已是肠癌四期,
癌细胞在全身扩散。
肠癌应如何被早发现、早治疗?
来看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
主治医师王吉林怎么说!
首先王吉林提到,根据现有信息披露,坂本龙一先后两次罹患的咽喉癌、直肠癌之间并无确切联系,除非为遗传性疾病。
据悉,同一器官或系统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发癌灶被称为重复癌,也叫多原发癌;6个月内为同时性重复癌,6个月以上为异时性重复癌。据文献报道,重复癌的发病率约0.4%至3.5%,但近年来在临床中,重复癌患者比例有明显增多趋势。
“肠癌固然可怕,但其实也是可以战胜的。”王吉林说,肠癌通常要经过许多年的缓慢发展,出现癌症之前,通常会长出非癌症息肉。“息肉是结肠或直肠黏膜组织的异常增生,其中有一种特殊的息肉称为腺瘤,它最有可能发展成癌症。”
在临床上,如果早期发现腺瘤,10名在早期发现大肠癌并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有9名能够生存至少5年。“然而,如果肠癌已经扩散至邻近的器官或淋巴结,能够再活5年的可能性就要低得多。”为此,王吉林强调,战胜大肠癌的“尚方宝剑”在预防。常规筛检可以发现处于早期阶段、尚可治愈的癌症,或者切除癌前息肉,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以美国为例,美国患癌致死的病例中,大肠癌位居第二。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15年间,美国肠癌发病率下降了逾三分之一。其最大的秘诀就在于通过筛检发现息肉,避免其发展成为癌症。
肠癌筛查项目包括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软式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检查。这些检查被用于筛查肠癌,甚至用于症状出现之前。
“目前国际指南推荐的筛查建议从50岁开始,不论男性和女性,应该至少每年一次粪便隐血检查、每5年一次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每10年一次完整的结肠镜检查。”王吉林说,目前学界专家一致认为,结肠镜检查是筛检结肠癌最有效的工具。而对于存在值得注意“蛛丝马迹”的高危人群,则建议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更早进行筛查。
大肠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第一,突然近期出现以下不适:反复便血、排便次数频繁、不明原因的腹痛、不明原因的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的贫血、不明原因的体重降低等。这些症状可能是由其他良性疾病引起的,如痔疮、结肠炎或肠易激综合征等,但如果持续多日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合适筛查。”
第二,如既往有肠癌病史或癌前病变者,发生肠癌的风险会增加。“癌前病变包括腺瘤、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直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肠癌的风险为一般人群的20倍,年龄也比一般人群提前约20年,平均发病年龄约为40至45岁。如果同时患有炎症性肠病和某种称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肝脏疾病,患肠癌风险更高。”
第三,有明显结肠癌家族史的人患肠癌风险也更高。王吉林解释,家族史的定义是“父母或兄弟姐妹中,至少有一人在60岁前或家族中至少有两名亲戚在任何年龄曾患有癌症或息肉。”但王吉林也提醒,85%的肠癌发生在无结肠癌家族史的人群中。
“上述因素可能都非人为可控,但除此之外,生活中也有需要牢记于心的风险因素。”王吉林说,饮食应多样化,限制摄入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胖会增加肠癌患病风险;每周5天以上、每天活动至少30分钟可降低肠癌风险;烟民比非烟民死于肠癌的可能性要高约三分之一,中重度饮酒者也更容易患肠癌。
来源 | 上观新闻
编辑 | 静静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