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背包和衣服上挂着“吊牌”,吉林的邓女士最近遭遇了网暴。一些网友断定她保留吊牌是为了“穿过还能退货”,并在网络上铺天盖地指责。面对误解,邓女士出面澄清。那张未摘的吊牌是一张“失联儿童寻亲卡”。购买衣服时商家随赠,她觉得是在做公益,因此一直保留。说白了挂在身上的不是退货的“心思”,而是一个走失儿童的希望。
一个小小的吊牌之所以能引发如此激烈的反应,是因为近两年确实出现过消费者利用电商退货政策、穿了衣服再退货的乱象。但在此次事件中,公众的第一反应不是“询问”或“求证”,而是迅速从道德高度给受害人贴标签,并从而给受害人带来压力和伤害。
公开报道显示,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网络暴力事件并不少见,极端情况下还引发了严重的后果。针对层出不穷的网络暴力乱象,我国已相继出台《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和《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等多部法律法规,通过明确网络暴力性质、强化网络平台责任等措施,为打击网络暴力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并也为受害者提供了法律救济的途径。但更重要的是在公众心理层面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不轻信、不跟风、不传播,成为真相到来前每一个人的基本自律。
| 编辑: | 游玮 |
| 责编: | 周缇 金梅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