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透视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植物开花“乱了套” 十月金秋何时来?

2025-10-13 14:02:17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羽飞 龚海韵

节气已过寒露,气温却仍是盛夏,不仅人的体感如此,连自然界中的植物都摸不清了花期,原本早在春天就盛开过了的海棠、玉兰、樱花,最近在申城又零星开放。而原本金秋时节的“花王”桂花却迟迟不见踪影,原因到底是什么?金秋十月又有眉目吗?



节气已过寒露,可烈日当头,人的体感却仍像身处大暑。市民们纷纷表示,家里空调仍在运转,有人感叹:“生在上海从没遇到过这样的天气!”



别说是人,连植物也摸不着方向了。社交平台上,网友们纷纷晒出了公园绿地里争相开放的樱花、白玉兰,直呼离谱。最典型的,当属这个公园里的海棠花。海棠观赏区里,北美、八棱、垂丝等品种,有的枯叶中间歇开出了几朵花,有的刚刚绽放,花枝招展。



10月10日中午,浦东悦动公园内,本应在四五月盛开的海棠竟在十月反季开花,甚至还出现了花果同树的罕见景象。上海植物园园艺科高级工程师朱继军解释,海棠、玉兰等树木抗性较差。夏季持续的异常高温迫使它们提前落叶进入休眠;入秋后气温小幅回落、雨水增加,适宜的温湿度让它们误以为春天到来,于是便出现了反季开花的现象。



同样乱了套的,还有今年的桂花。中秋已过多日,但上海植物园的桂花园里,不见一点桂花,让不少盼着赏桂的市民游客心急火燎。市民们对此也感到十分疑惑。一位市民纳闷道:“印象里十月早就开得很多了,今年你看,桂花都没有,芽都没看到!”另一位市民则感慨:“今年真是太反常了,以前从没有过,绝对是第一次。我小区里各种桂花都有,本来九月份就该开很多了,现在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植物园的工作人员透露,事实上园中只有少部分桂花开过了,就是这几棵三四十年树龄的早银桂。但由于天气原因,花期很短,花量也少,没能引起大家注意,昙花一现后现在已经化成了一地“焦黄”。



上海植物园科普员谢臻阳表示,园内这几株提前零星开放的桂花树是树龄较老的老树。由于它们积累的养分更为充足,达到开花所需的条件也与普通桂花树不同,因此得以率先开放。但近期气温过高,花朵在开放一两天后,就被高温炙烤,迅速呈现出焦枯的状态。



专家表示,去年早银桂在9月29日、30日迎来第一波开花,创下史上最晚的记录。而今年这波零星绽放,时间推迟到10月7日左右,再次刷新了“最晚”记录。桂花、海棠、玉兰,这一系列植物的反常现象与今年的持续高温直接相关。



10月中旬的一周气温预报显示,今年的最低气温,是去年的最高气温。过了“寒露”节气,上海应该已经入秋,但上海今年5月12日入夏至今,夏天已经超长待机154天,位列历史前三。此外,高温日天数也追平了2022年,并列历史第三。


气象专家表示,这轮导致花期紊乱的异常高温,背后的原因正是今年北太平洋的海温偏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



上海市气候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杨雅薇指出,今年九月以来气温异常偏高,较常年平均高出2至3度。其根本原因在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它范围大、位置偏西、强度强。这种气候格局导致北下的冷空气无法抵达上海,而南方的台风又持续西行,无法削弱副高的强度,从而使得高温天气持续盘踞。



好消息是,上海降温终于有了盼头。气象部门预计,下周二开始,副热带高压终于要减弱东退,最高气温将逐步回落,到10月20日左右,最高气温有望回落到20度附近。



植物专家表示,当气温下降到21度以下时,会刺激桂花的花芽萌发,转变为花蕾,再静待几天,花蕾就会膨大盛开。下周末之后,也就是十月下旬申城将迎来桂花飘香。


朱继军工程师补充说明,如果气候适宜,桂花开花会更集中,届时花量密集、景象壮观,香味也会更加浓郁;反之,如果气温波动剧烈,则会打乱其开花进程,导致开花期不统一。


花期的异常、气温的异动,都让我们每个人格外地关注起身处的这座城市和这个地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一起把这种关注变为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一份身体力行。

编辑: 张予洋
视频编辑: 吕艳
摄像: 车秉键林羡德
责编: 李鹏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水印图片描述编辑气温桂花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5:18
恐怖雕塑引争议 艺术表达与公众审美边界在哪
新闻放大镜3天前
00:08
美防长抨击肥胖后这照片火了!网友P图吐槽
时讯3天前
00:52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震撼来袭
时讯2025/10/13
00:54
小男孩手臂卡在地铁扶手之间 民警迅速解救
看呀STV2025/10/13
00:08
美军高官:加沙将不会有美国部队
时讯2025/10/12
01:29
5岁男孩眼睛被戳伤 园长抹猪油致残 240万医疗费谁担?
时讯2025/10/11
00:10
中方回怼西方国家抹黑言论!挨个点名多国劣迹
时讯2025/10/11
00:15
李大霄:做好人买好股!三连忠告不要上杠杆
时讯2025/10/11
00:33
今夏超长待机 上海打破10月中旬最高气温纪录
看呀STV2025/10/11
01:00
海棠十月开花 桂花一朵没有 上海的花“乱套”了
看呀STV2025/10/10
00:10
飞机上看儿童色情影像 日本足协高官在巴黎被捕
时讯2025/10/09
02:14
上海长假共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 同比增19.74%
时讯2025/10/08
被天气“忽悠”了!上海突然出现↗专家发声…
新闻坊2025/09/23
01:16
烤熟啦!上海还要热多久? “秋老虎”还要来?
看呀STV2025/08/28
00:42
2025年流感疫苗已陆续供应 重点人群建议10月底前完成接种
时讯2025/08/18
00:27
出伏在即 上海高温持续13日!或再创“最热夏天”
时讯2025/08/18
01:12
晚高峰一场暴雨上海看海 排水系统顶不住了?
看呀STV2025/08/01
01:04
苏州河亲水平台被淹 记者连夜探访:水位已回落
看呀STV2025/07/31
00:32
东北高温天气“热炸了” 空调“卖疯了”
东方番茄酱2025/07/20
00:20
热热热!你的三伏天已上线
时讯2025/07/20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