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嗓门再大 也不能盖过规则

东方快评

2025-08-12 17:32:40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成

近日,一段“女子带四个娃坐高铁被要求补3张票”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该女子带四个孩子坐高铁回家探亲,其中两名儿童在6周岁以下,两名儿童已年满6周岁。女子提出给两名6周岁以上的儿童补票,列车员解释称一名成年人只能免费带一名6周岁以下儿童,要求还需给一名6周岁以下儿童补票。对此女子情绪激动,强调自己是单亲妈妈带4个孩子很不容易,并强烈质疑一名成人只能免费带一名6周岁以下儿童的规定不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事件中往往存在“情绪放大效应”。现场的争执被拍下并上传网络,争吵者的音量、情绪会被无限放大,从而在舆论场中引发“谁的嗓门大,谁的声音就先被听到”的假象。但公共事务不能靠嗓门取胜,而必须靠事实和规则说话。


事情上了热搜后引发网友热议,而这一次,大多数舆论站在了规则一边。“带娃出行不等于通行证。”“不遵守规则,还理直气壮?”——评论区里,这样的声音占了绝大多数。也有人指出,女子带着四个孩子出行确实不容易,但不容易不能成为不买票的理由。这起事件的舆论走向,反映了公众对规则意识的逐渐成熟:同情弱者,不等于支持违规;理解难处,不等于可以无视制度。嗓门再大,也不能盖过规则的声音。网友的共识很简单:公共交通的秩序,需要所有人共同维护,而不是因为某一方的特殊处境就破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共识。无论是普通旅客,还是带娃出行的家长,都不能因为自身处境特殊,就忽视对公共秩序的遵守。相反,正因为带着孩子,更应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理解并尊重规则,这是对社会和下一代负责的态度。


当然,从管理角度看,铁路部门也可以在制度执行与服务体验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例如,在购票环节增加提示功能,当系统识别到携带儿童人数超过免费标准时,自动提醒家长补票;在车上遇到类似情况时,可以采用更柔和的沟通方式,让当事人明白规则依据与补票流程,减少冲突的可能性。同时,在全面二孩及三孩政策推进下,多孩家庭日益增多,相关部门可否适时对“免费携带儿童”的人数限制进行评估,在保障运营秩序基础上考虑多孩家庭的合理诉求,比如提供家庭套票、亲子组合票等实用选项。

编辑: 王成
责编: 谢春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儿童规则高铁单亲妈妈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4:00
锚点︱一克15美金?他让“天价碳管”成吨造
锚点2025/09/24
00:22
香港一家4口台风天观浪 母子双双落海命危
港澳台2025/09/23
00:09
塞尔维亚举行大阅兵!300米长国旗从主席台前走过
时讯2025/09/20
00:09
运20在空中表演!“老前辈”运8秒变观众的遮阳伞
时讯2025/09/19
01:49
预告|脊柱侧弯要不要开刀?手术专家告诉你答案
医聊+2025/09/19
00:57
乘客在虹桥火车站打车竟因路程短遭的哥恶语相向
看呀STV2025/09/18
00:27
“我心里一万个刘江该死” 琪琪生母说最恨刘江
案件聚焦2025/09/16
00:20
中美经贸马德里谈判最新结果公布
时讯2025/09/16
00:11
美俄乌问题特使朝中国“泼脏水”
子午观潮2025/09/15
01:03
租赁新规正式实施 住房租赁合同必须备案
看呀STV2025/09/15
00:09
世界冠军朱雨玲凌晨发布律师声明反击网络暴力
时讯2025/09/14
00:45
老伯未等乘客下车挤进地铁 被下车女子撞成骨折
案件聚焦2025/08/26
02:08
乘客要求出租车司机变道遭拒 投诉其态度差骂人
看呀STV2025/08/22
00:52
3女子带4孩多次续面双方和解 顾客已删除差评
时讯2025/08/15
02:21
单亲妈妈带四个娃补三张票?购票规则要改吗?
案件聚焦2025/08/13
01:09
单亲妈妈带4娃坐高铁被拦 补3张票规则引争议
时讯2025/08/12
00:56
求证:早教动画有“毒”?家长担忧影响幼儿认知
求证2025/08/09
一语惹争议!谁让“他还是个孩子”变得刺耳?
东方快评2025/08/09
00:45
男孩在列车玩耍被回弹座椅夹伤手指,谁来担责?
案件聚焦2025/07/20
00:36
老人要求免票儿童让座 到底该不该?广州地铁回应
时讯2025/07/19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