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嗓门再大 也不能盖过规则

东方快评

2025-08-12 17:32:40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成

近日,一段“女子带四个娃坐高铁被要求补3张票”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该女子带四个孩子坐高铁回家探亲,其中两名儿童在6周岁以下,两名儿童已年满6周岁。女子提出给两名6周岁以上的儿童补票,列车员解释称一名成年人只能免费带一名6周岁以下儿童,要求还需给一名6周岁以下儿童补票。对此女子情绪激动,强调自己是单亲妈妈带4个孩子很不容易,并强烈质疑一名成人只能免费带一名6周岁以下儿童的规定不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事件中往往存在“情绪放大效应”。现场的争执被拍下并上传网络,争吵者的音量、情绪会被无限放大,从而在舆论场中引发“谁的嗓门大,谁的声音就先被听到”的假象。但公共事务不能靠嗓门取胜,而必须靠事实和规则说话。


事情上了热搜后引发网友热议,而这一次,大多数舆论站在了规则一边。“带娃出行不等于通行证。”“不遵守规则,还理直气壮?”——评论区里,这样的声音占了绝大多数。也有人指出,女子带着四个孩子出行确实不容易,但不容易不能成为不买票的理由。这起事件的舆论走向,反映了公众对规则意识的逐渐成熟:同情弱者,不等于支持违规;理解难处,不等于可以无视制度。嗓门再大,也不能盖过规则的声音。网友的共识很简单:公共交通的秩序,需要所有人共同维护,而不是因为某一方的特殊处境就破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共识。无论是普通旅客,还是带娃出行的家长,都不能因为自身处境特殊,就忽视对公共秩序的遵守。相反,正因为带着孩子,更应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理解并尊重规则,这是对社会和下一代负责的态度。


当然,从管理角度看,铁路部门也可以在制度执行与服务体验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例如,在购票环节增加提示功能,当系统识别到携带儿童人数超过免费标准时,自动提醒家长补票;在车上遇到类似情况时,可以采用更柔和的沟通方式,让当事人明白规则依据与补票流程,减少冲突的可能性。同时,在全面二孩及三孩政策推进下,多孩家庭日益增多,相关部门可否适时对“免费携带儿童”的人数限制进行评估,在保障运营秩序基础上考虑多孩家庭的合理诉求,比如提供家庭套票、亲子组合票等实用选项。

编辑: 王成
责编: 谢春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儿童规则高铁单亲妈妈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2:21
单亲妈妈带四个娃补三张票?购票规则要改吗?
案件聚焦8小时前
01:09
单亲妈妈带4娃坐高铁被拦 补3张票规则引争议
时讯2天前
00:52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一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时讯2025/08/10
00:29
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一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时讯2025/08/10
00:08
世运会点火太绝了!火炬手徐露:鼓点心跳同步了
时讯2025/08/08
00:16
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最新学前教育政策出台上大班免费啦
时讯2025/08/07
00:57
“亮证女”被行拘 谁耍横法律就给谁亮红牌
东方快评2025/08/06
01:59
为啥“儿童票”总是不看年龄看身高?
时讯2025/08/02
00:43
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让路 警方通报来了!
时讯2025/08/01
00:07
“路易号”真成船了?一眼假!公安已介入
求证2025/07/30
01:18
甘肃最新通报:天水市委书记、市长等10人被立案问责
时讯2025/07/21
00:36
老人要求免票儿童让座 到底该不该?广州地铁回应
时讯2025/07/19
00:45
上海创下6月高温日天数之最 将冲击40℃!
时讯2025/06/30
00:31
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欢呼 家长:她考得最好一次
时讯2025/06/25
00:07
特朗普再秀下限:发恶搞视频 曝光北约秘书长私信
时讯2025/06/25
00:10
美代表安理会上大骂以色列 话音刚落发现搞混了
时讯2025/06/21
00:55
乐高乐园公众试运营 预约被吐槽小孩进不去
看呀STV2025/06/20
00:09
印度飞机坠毁前发出求救信号 莫迪发声
时讯2025/06/12
00:15
台湾网红“馆长”与台胞在直播间说心声 还学说上海话
时讯2025/06/11
00:11
藏海传在台湾火疯了!网红“馆长”:现在是台湾追大陆剧
看现场2025/06/1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