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码标价95万,就能申报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知名教授、学者饶毅近日在公众号发文称,自己收到了一封“花钱买院士头衔”的信息推广邮件。他还透露,有多名学者也收到了同样内容的邮件。评选院士,如何能成了一笔交易?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据饶毅公布的邮件内容显示:符合外籍院士申报基本条件,可提供展开各项国际交流合作,并协助对接全球顶尖机构的院士。发件人疑似为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
饶毅咨询后了解到,申报费用不超过95万,针对饶毅同时提出了关于“价格偏低是否因院士不值钱”的质疑。对方回复表示,欧洲科学院权威性与认可度声誉都很高,市场价要200万左右,他这里是直接渠道。
于是,记者联系到这家机构进行核实。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份邮件确系其平台工作人员发出。并回应称,他们的本质是协助客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这笔费用类似律师或留学中介的合理收费,并不是花钱买院士头衔。
公开信息显示,欧洲科学院有5500多名院士,主要来自欧洲国家,同时也面向欧洲以外国家招收外籍院士。目前,中国学者已超过百位。院士每年增选一次,今年的提名周期已于10月1日开始,将于明年1月31日结束。
作为由英国皇家学会等机构发起、汇聚8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欧洲科学院,其院士头衔被视为国际学术成就的公开认证。为何如今,却与明码标价的咨询服务挂钩?神圣的学术荣誉何以沦为可交易的商品?从需求缺口的催生,可以看到学者们的“头衔焦虑”。而更值得警惕的是,服务机构敢直言报价,可见此类服务已形成了成熟市场,头衔失去了学术认可的本质意义。对此,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术中介的排查,对涉嫌利益输送的行为依法追责,坚决维护学术诚信。让学术荣誉回归本质,得到应有的尊重与认可。
编辑: | 张博忺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