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炫底裤”式的网红文化,这种病就该治

时讯

2016-07-24 20:05:04 上海观察:封寿炎


网红炒作越来越放肆。连形象一向健康的光大银行,此番也被网红盯上了。眼下,网红沈梦瑶自称担任光大银行某项市场推广活动代言人的不雅视频图片,正在网络上疯传。

随即,如潮的质疑声涌向光大银行,抨击其策划低俗营销。光大银行迅速发表声明作出回应,称“从未与沈某某开展任何形式的宣传合作,相关照片均为当事人自行拍摄,与我行无任何关系,我行对相关虚假报道及恶意传播行为表示严厉谴责,同时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

是网红恶劣炒作?还是双方合作低俗营销?事情真相还有待更权威的调查。但此次事情,已经充分暴露了网红炒作的恶劣社会影响,以及许多跟风媒体的不雅姿态。

商业机构找明星、名人、网红助力商业推广,本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此番沈梦瑶低俗营销光大银行事件,为何引发轩然大波?因为沈梦瑶的出镜尺度不是一般的大,而是接近色情表演,堪称限制级。连围观的吃瓜群众都发出惊呼:逆天了!

至于这个女网红沈梦瑶,又是何方神圣呢?稍微回顾一下此人黑历史便知,她的走红,靠的就是不断“炫底裤”。她通过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不断发布大尺度不雅照片,声嘶力竭宣称自己“进军资本市场”打出知名度,进而受到一些金融机构的审丑逐臭。更因为“受邀参加某基金公司路演”等一系列炒作而名声大噪,迅速火遍金融圈,被吹捧为“金融圈第一女神”。

女网红沈梦瑶一路炒作,遍尝甜头,此番继续大胆出击,瞄准了知名度更高、社会影响力更大的商业银行。她在光大银行门口搔首弄姿,嘴叼光大银行信用卡各种撩拨调戏,短时间内固然造成了传播上的轰动效应,但对于光大银行的企业形象,无疑是重重地抹黑。如果是商业机构搞这种低俗营销,当然应被监管部门及时制止;如果是网红单方面“碰瓷”,这种恶劣炒作的风气,理应受到迎头棒击,光大银行恐怕不仅要“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而是须立即展开法律行动。因为,在有些网红的字典里,根本就不存在“节操底线”四个字。如果这种歪风邪气不受遏制,那么将来几大银行、更多金融机构,甚至其他知名度高、公众形象良好的机构,难保不被网红们盯上,逐一炒作个遍。

此次恶劣事件,也充分暴露出网红文化已经严重跑偏。网络提供了更加宽松、更加自由的空间,使普通个人得以充分享受表达和交流的权利。社交网络造就了一批“网络红人”,其中当然不乏素质良好、形象健康的正能量网红,但也有一些人利用网络的便利和缺乏监管,突破底线、挑战公序良俗博出位,以求成为“网络红人”之后名利双收。在那些先行成功晋升网红者的示范作用下,一批批网红后备队争先恐后,无所不用其极制造轰动效应,迅速拉低网红文化的节操底线,使整个网红文化严重跑偏,网红也成了一个备受诟病的“三俗”代名词。

当然,一些网红之所以能因露成名、因俗得利,除了他们争相突破底线,“坚持不懈”地挑战公序良俗、制造轰动效应之外,一些媒体和网友的审丑逐臭、跟风起哄也“功不可没”。就拿此次光大银行事件来说,相关信息爆炸性扩散的背后,就少不了部分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媒体将网上流传的图片和文字全盘拿来,毫不保留地二次传播;有媒体名为批评恶俗营销、恶俗炒作,实际上却制作耸动标题,先将相关图文完整呈现,最后再无关痛痒地写上几句批评的套话,其实际效果,就是助推了不雅信息的更广泛传播。

对于沈梦瑶式的网红炒作,指望他们的节操和自律是不现实的。只有当低俗炒作换来的不是名声和财富,而是道德谴责、行业封杀乃至法律制裁时,相信他们才不会那么热衷于到处“炫底裤”。而对于那些热衷跟风炒作低俗网红的媒体,同样也需要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制度性约束。

时至今日,网红文化恶劣低俗的炒作之风已经愈演愈烈,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激励机制,激励着更多网红穿得更少、露得更多、言行更加豪放大胆、炒作更加肆无忌惮。这种恶劣炒作甚至还获得一些媒体和网友的喝彩叫好、推波助澜。矫治这样严重跑偏的网红文化,需要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执法力度的进一步加强,需要媒体的行业自律和监管,也需要每个网民自觉抵制,切断低俗传播的链条。我们期待的,是一个健康良好的互联网生态,而不是充斥着“辣眼睛”内容的污浊虚拟空间。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推荐视频

00:09
特朗普:日本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换关税降到15%
时讯2天前
01:11
虚假警情通报引发百万次恐慌转发 黑手如何斩断?
东方快评3天前
01:25
求证:90后活不过70后?揭开数据骗局的把戏
求证2025/07/21
00:08
拟推个人赴朝旅游 韩国称正推进对朝政策改善​
时讯2025/07/21
01:18
甘肃最新通报:天水市委书记、市长等10人被立案问责
时讯2025/07/21
00:18
感染基孔肯雅热及时就医 切记告诉医生这两件事
时讯2025/07/20
00:07
为期3天 伊俄宣布:明起在里海举行海军联演
时讯2025/07/20
00:39
佛山累计报告1199例基孔肯雅热 多区发告全体市民书
时讯2025/07/19
00:08
越南多名前国家领导人被解除党内职务
时讯2025/07/19
00:07
确诊1199例!佛山多区发布“告全体市民书”
时讯2025/07/19
00:46
烧钱模式不可持续!国家出手叫停外卖“三国杀”
时讯2025/07/18
02:04
工信部:信息通信业平稳运行 5G用户普及率超79%
权威发布2025/07/18
07:25
杭州余杭自来水变“臭水” 居民用水为何“失守”?
新闻放大镜2025/07/18
01:49
美心引云南高原食材入馔 助力云南食材走向国际
双城记2025/07/18
00:56
两年后才通报!平顶山“天价雕塑”事件多人获刑
时讯2025/07/17
01:36
品牌价值全球第二!地理标志产品年产值9690亿元
权威发布2025/07/17
00:10
黄杨某甜“天价耳环”事件最新通报
时讯2025/07/16
00:08
中东客商豪掷10亿采购350架中国“空中出租车”
时讯2025/07/16
00:09
被曝鼓动泽连斯基袭击莫斯科?特朗普“三不”辟谣
时讯2025/07/16
01:13
那个女人又回来了!上海女足全力冲击全运冠军!
看呀STV2025/07/15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