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伪造“警情通报”,编造“粪水混入自来水”的谣言,杭州网民邵某豪被刑拘。
类似谣言近期并非孤例,云南昆明有人伪造交通事故“131人死亡”的假通报,大理网民用AI生成虚假车祸视频,都揭示了一个危险的趋势:造谣者正从早期的文字传谣,升级为伪造官方通报、利用AI生成“证据”,以假乱真,加剧社会恐慌。
造谣者深谙“网友关注什么就炒作什么”的流量密码。相比普通谣言,伪造官方通报的危害更大。公众对“警情通报”的天然信任,使得这类谣言更具迷惑性、更易制造恐慌。
根据我国《刑法》,伪造国家机关公文最高可判10年,编造虚假信息最高可判7年。公安机关也在加强打击力度,去年全国清理谣言超156万条,查处3.1万余人。
但法律惩戒是事后手段,真正关键的是官方信息的“抢跑”,比如在通报中加入防伪二维码、缩短事实核查与发布的时差,压缩谣言的生存空间等等。无论是平台强化算法审核,还是政府部门建立更透明、更快速的信息发布机制,筑牢“数字护城河”是守护整个社会对公权力的信任。
编辑: | 贺晓冬 阮丽 |
责编: | 张蕴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