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天交出了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成绩单”,各项数据超出市场预期。
前三季度,上海的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5.5%,较上半年拉高0.4个百分点,也跑赢全国水平。
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新动能的加速成长。前三季度,上海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而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以8.5%的增速,成为引领上海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都有两位数增长。
此外,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近两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产业增长也都超过了一成。如今,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接近一半。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汽车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1.8%,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强势复苏,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上汽月销量已实现同比“九连涨”,9月销售整车44万辆,同比增长40.4%,重回国内行业第一,技术牵引下的高竞争力产品成为推动销量大涨的核心动能。
上汽成绩单的背后是上海汽车工业不断发展的缩影。目前,上海已构建起以整车制造为核心,零部件配套、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体系,不仅强化上海汽车竞争力,也带动钢铁、电子、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同步增长。
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上海外贸韧性凸显,呈现“阶梯向上”走势。
前三季度,上海进出口达3.34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由开局落后全国,转为反超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是主要动力,前三季度同比增长超11%,增速高出全国4.2个百分点。
从具体数据可以观察到,出口的加速与工业制造业产值增长有直接关系。三大先导产业、高端制造业、绿色产业的发展,正带领上海实现外贸出口的“逆袭”。
前三季度,三大先导产业出口近2000亿元,增长超一成。涵盖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高端机床等的高端制造业,合计贡献出口增量超200亿元。绿色产品出口态势仍然强劲,尤其是“新三样”同比增长6.3%,继续保持超千亿元的出口规模。
上海社科院经济所所长沈开艳认为,中国产品从原来的性价比高转到了技术含量高,而上海恰恰在转型的最重要的关口。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的重要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集中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这些产品符合国际绿色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整个国家战略,所以带动了出口数据显著上涨。
沈开艳同时指出,通过前三季度的外贸形势,可以看到,上海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RCEP成员国出口呈现爆发性的增长,这也说明,上海一直在寻求多元化市场开拓的策略是明智且有效的。
作为连续15年集装箱吞吐量全球排名第一的港口,上海港今年前三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完成超4100万标准箱。9月19日当天突破17万标准箱,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上海港作为全球航运枢纽的综合实力,更折射出上海乃至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它表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依然稳固。
兴业研究中国区域经济高级研究员章怡认为,在国际外部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上海作为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城市,外贸的出口增速依然如此稳健,体现出上海经济增长的十足韧性。
第三产业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5.9%,增速提高了0.5个百分点,体量占到GDP总量近80%,再次刷新纪录。
金融业无疑是第三产业的亮点之一。前三季度,上交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近四成,上期所成交额增长超11%,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超4成。股市方面的交易尤为活跃。前三季度上海市证券营业部成交额同比几乎翻了个倍。
但金融业已经不是增长最快的第三产业。以平台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是上海支柱产业中的后起之秀,同比增长超15%,表现亮眼。
平台经济方面,上海近年来涌现出拼多多、小红书等头部互联网平台,目前还聚集了美团、京东等大厂,产业链生态日趋完善,直接助推了上海信息服务业的高速增长。
人工智能产业也为上海添了“一把火”。上海正加速建设“算力筑基、模型引领、应用赋能”的全链条体系,超前的产业布局,已经迎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获。
在上海武夷路上的“上海硅巷”,孕育了多家知名人工智能企业,成立于2016年的黑湖科技,9年多来先后推出了多款工业云平台软件,分别解决大型工厂、中小微工厂和供应链的生产流程和协作效率,目前,软件已在全国近35000家工厂落地。显示出上海的制造业基础正在与高端服务业形成良性互动。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增速保持在60%-75%之间。企业联合创始人坦言,成果的取得,不仅源于自身的研发,更得益于上海产业的集群效应。
从结构上来看,终端消费市场的活跃,也为三产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前三季度,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
上海7月到9月分别增长7.8%、13%和9.2%,因此推高了社零总量,让前三季度社零增速较上半年直接提高了2.6个百分点。
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了终端市场,带动社会消费增长近1100亿元。体育和娱乐用品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都超过了2成。
旅游业、住宿餐饮业也受益于政策补贴。目前,上海共发放两轮10亿元“乐·上海”服务消费券,下半年又增发了文化、观赛消费券。
今年夏天,上海还接连举办了“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上海旅游节等活动,境内外游客大幅增长。前三季度上海旅游入境人数达64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四成。在此基础上,上海积极推动文旅商体展联动,拉动消费的同时,让整个城市活力十足。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中国经济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对于上海这样一座超大经济体量的城市来说,前三季度的成绩实属不易。传统优势产业和系统布局的新兴产业相互促进,精准有效有力的促销费政策激活市场,展现出上海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也表明长期以来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成果正在兑现,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新的突破。
前三季度数据公布,正值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蓄势待发。未来,上海需要进一步锚定目标、加力冲刺,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上增强战略敏捷,加强统筹、弹好钢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进一步巩固向稳向好的经济态势,为“十五五”的启航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 | 周缇 |
责编: | 张蕴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