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 请试试刷新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进入样式全屏
1x
  • 2x
  • 1.5x
  • 1.25x
  • 1x
  • 0.75x
  • 0.5x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时讯
  • 记者: 《田野之上》分集导演 刘林喆 
  • 编辑: 傅群 
  • 责编: 刘佳 
时讯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田野之上》导演手记|相信的力量

2025-01-16 18:18:51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田野之上》分集导演    刘林喆

近几年,如果关注中国农村的生态发展,你会发现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和禽畜粪便不当处理的情况正在被大力改善。在这个改善浪潮中,存在着很多微小却充满能量的可能性。李云凤和她的发酵床养殖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发酵床养殖,通过猪圈内的天然微生物分解猪的粪便,相比于传统养猪而言,不仅省去了清理粪便的工作,而且猪圈内的气味也会小很多。猪圈内的发酵床也能变成肥力超强的肥料,直接还田于地,再用田地里农作物的废枝残叶喂猪。这就形成了一种农业生产的小循环,被称为“种养循环”。


“种养循环”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李云凤心中像是一条笃定的道路,这条路,她一定要在东北乡村带着乡亲们一起走下去。



她鼓励村民们在自己家的庭院中用种养循环的方式来发展庭院经济。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植和养殖。在她的设想中,这样的话,农民们也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了。自己在家就可以用自己种植的农产品来养活一家人。



冬,狂放的白


我们的第一次拍摄是在东北的冬天。带着些许期待,我们下了飞机。迎面而来的就是我们的拍摄对象——李云凤老师。我们把我们自己准备好的上海特产交给了云凤老师。云凤老师在一些恍惚中接受了我们的礼物,来了一句:“都是年轻人啊。”


上车以后,先是一阵尴尬。接着,我想找话题,打破一些尴尬。我说:“云凤老师,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南方孩子,其实我一直都想来北方的。当年考大学就想考北方的。结果,还是去了南方上大学。”


李云凤老师说:“北方好啊,山好水好的。”接着又是一阵沉默。


很快,就见到了李云凤和她的养猪场。紧接着,一批来自于朝鲜延边州的参观者便来到了猪场。李云凤老师瞬间就变了个状态,非常有激情地跟这些参观者介绍着自己的养殖技术和自己对于乡村发展、乡村环保的展望。这个状态里的她,完全不像见她第一面时的不善言辞。


春,缺席的春


2022年春天,疫情袭来。


听说村子里要开村民大会。我觉得,这对于我的叙事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事件。于是,只好麻烦在苏州的摄影老师先去,我们在线上远程交流,进行拍摄。

后面看素材时,发现云凤老师暴瘦20斤。20斤的体重变化,在镜头里真的让人显得憔悴许多。但是她依然拖着疲惫的身体,做着动员村民的工作,这种信念感真的非常动人。



夏,大片的绿


夏天的东北田野充满着生命力。大片的绿色,让人内心非常愉悦。每天的拍摄间隙,我就借着村民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快乐地骑行在田野之中。身旁那些高高的、翠绿的玉米秸秆、水稻,远方的绿树,给了我许多静下来的空间。看着大片的、安静的绿色,心里真的会舒服很多,这完全不同于城市的喧嚣与嘈杂。

云凤老师的身体也有所好转,身体也渐渐胖了一点。那种干事业的激情也随着身体的恢复回来了。各处的演讲、各处的动员也开始了。我还是想感叹,人的生命力与信念感,真的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当你特别相信一个事情的时候,好像你身体里所有机能,都会激发与启动,拼尽全力帮你完成你想要做的事情。




秋,满眼的黄


秋天到了,东北田野上的秸秆已经泛黄。那些成熟的玉米金灿灿的,饱含了一种丰收的喜悦之情。这个场景非常打动我。于是,我拉着宇哥下到田地里,拍摄了很多秋天金黄色的空镜头。拍摄间隙,我们在田间地头留了影。


村子里的公共养殖场成立了,隔壁村子的人也了解到了这项养殖技术和“种养循环”的好处,想要在自己的村子里发展。李云凤和她的发酵床技术好像又有了出路,夏天经历的所有坎坷在秋天都被越过。在该收获的季节,都有了收获。其实整个过程中,印象最深的还是李云凤老师那笃定的眼光和相信自己的力量。再次感叹,生命力和信念感真的是拥有无穷能量的东西。


尾记


为了做好这个选题,我采访了很多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公益组织和大学教授。会发现,在地大物博的中国,乡村和城市的角落里真的有很多心系生态环境、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个体和组织,在用着自己的能量为爱发电,保护着生态文明在中国的发展。


在若尔盖草原,藏族牧民巴让组织藏民们,每年都在若尔盖草原上播撒着草种,防治日益严重的荒漠化。一干就是10年。


阿拉善SEE,组织社会力量推行了“一亿棵梭梭”项目。在西北荒漠上,用大面积种植梭梭树的方式来改善漫天沙尘暴的气候环境。


在阿拉善的荒漠上,马彦伟也放弃了留在北京的机会,选择了用生态农业的方式来改善当地环境。


当我亲眼看见并了解到,这些在生态振兴中的个体力量时,那种信心与力量自然而然也会涌入心头。习主席说:“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我现在就无比相信,这个支撑点,一定会牢固而温暖,踏实而有力。

编辑: 傅群
责编: 刘佳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田野之上导演手记发酵床养殖养殖技术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看看网友6788d12ca1bf4 2025/01/17 · 中国
👍🏻
看看网友67893ceb39b9d 2025/01/17 · 中国
a
看看网友678921b5adc9c 2025/01/16 · 江苏
1
看看网友678910f035412 2025/01/16 · 中国
好
看看网友67890f75477cf 2025/01/16 · 山东
111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视频

00:43
美日达成15%关税协定 谁是“赢家”?
子午观潮3天前
01:09
上海发布2025年养老金上调方案
时讯3天前
00:32
6名大学生在内蒙古企业参观学习时意外溺亡
时讯2025/07/23
00:07
泰国代总理:外交降级!召回驻柬大使并驱逐柬大使
时讯2025/07/23
00:09
中美将在瑞典进行经贸会谈 商务部、外交部回应
时讯2025/07/23
00:09
特朗普:日本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换关税降到15%
时讯2025/07/23
00:12
2025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下降14%
时讯2025/07/22
01:11
虚假警情通报引发百万次恐慌转发 黑手如何斩断?
东方快评2025/07/22
01:25
求证:90后活不过70后?揭开数据骗局的把戏
求证2025/07/21
00:08
拟推个人赴朝旅游 韩国称正推进对朝政策改善​
时讯2025/07/21
01:18
甘肃最新通报:天水市委书记、市长等10人被立案问责
时讯2025/07/21
00:18
感染基孔肯雅热及时就医 切记告诉医生这两件事
时讯2025/07/20
00:07
为期3天 伊俄宣布:明起在里海举行海军联演
时讯2025/07/20
00:39
佛山累计报告1199例基孔肯雅热 多区发告全体市民书
时讯2025/07/19
00:08
越南多名前国家领导人被解除党内职务
时讯2025/07/19
00:07
确诊1199例!佛山多区发布“告全体市民书”
时讯2025/07/19
00:46
烧钱模式不可持续!国家出手叫停外卖“三国杀”
时讯2025/07/18
07:25
杭州余杭自来水变“臭水” 居民用水为何“失守”?
新闻放大镜2025/07/18
00:56
两年后才通报!平顶山“天价雕塑”事件多人获刑
时讯2025/07/17
00:10
黄杨某甜“天价耳环”事件最新通报
时讯2025/07/16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