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孟祥沛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民法作为贴近百姓生活、守护个体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法,其发达程度反映着一个国家法律发展的整体水平。而作为民法集大成者的民法典,更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
我是孟祥沛,多年来一直从事民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有幸见证了我国民事立法飞速发展的历史进程。
上世纪80年代末,当我还是一名学习法律的本科生时,物权、侵权法律缺失,合同法还处于三部合同法的分立状态,我国的民事法律尚处于很不健全的阶段。
21世纪初,当我以访问学者身份在法国和日本交流时,看着内容全面、体系严密的《日本民法典》和《法国民法典》,不禁想什么时候我们国家也能有自己的民法典?不过那时我国的民事立法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统一《合同法》和《物权法》都顺利出台,这为民法典的编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我国民法典制定进入快车道。我所在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两次收到民法典草案征求意见稿,我们组织提交上百条修改意见,部分被采纳并体现在最终施行的民法典中。
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大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法亦有情”曾是法律的美好愿景,如今《民法典》将其化作制度设计:免除紧急救助者民事责任,为见义勇为撑腰;创设居住权制度,让无房者“居有其所”;将“家庭美德”写入法条,弘扬优良家风等等。这些条文充满着对人的关怀、对弱者的保护、对善行的鼓励,让法律有了“人间温度”。
当法律融入人情,人们对规则的敬畏才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种源于认同的信任是法治大厦最坚实的根基。《民法典》的脉脉温情为中国法治注入了生命力,指引我们走向既公正又温暖的良法善治!
| 编辑: | 王成 |
| 责编: | 周宇倩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