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环球交叉点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中国士兵死亡45人? 这项“全印度共识”哪来的?

2021-03-25 15:18:17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一苇

2020年是中印建交70周年,却也是两国关系的多事之秋。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林民旺,在《再观龙象弈局》三集系列视频中深入解读困扰中印边境多时的加勒万河谷对峙事件。



中国公布边境伤亡情况后,在印度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度非常复杂的心态。视频公布后,整体而言印度媒体就是一副“我不听、我不听,你说得全是假的”这么一种反应。这个反应里头,其实有很多细微的操作。印度媒体实际上都认为,6月15日加勒万河谷事件当中中国的伤亡数据是45人。为什么咬定这个呢?


一开始,印度媒体说中方伤亡45人,俄罗斯媒体塔斯社就引述印度媒体的报道,说据称可能中方伤亡的是45人。后来,印度媒体又援引塔斯社的报道,说中方伤亡45人,但只字不提信息来源。这样就造成一个结果,印度所有人都认为俄罗斯权威媒体塔斯社报道“45人”是准确的,就连印度北方军区司令乔西也说塔斯社的数据是准确的。很多好事的研究人员,像美国学者傅泰林,就追根溯源,发现印度实际上在进行一波类似于“洗钱”一样的操作,就是信息漂白的这么一个过程。


更有意思的是,2月19日中国官方公布情况之后,到现在为止,它依然成为印度媒体的一个心结,反复讨论中方伤亡是多少,是4个人?是9个人?还是十几个人?这样的文章不断出现。从这些里头可以看得到,印度有一副很“输不起”的心态,这是我们了解印度对华外交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我长期关注印度媒体,能够感受到,印度对华的心态有几个方面特别有意思。第一个方面,印度特别喜欢从中国身上找自信。一直以来,印度喜欢从中国身上找自信,我想重要的原因,大概是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给印度民族主义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创伤。所以现在可以看到,印度国内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成绩,每次一报道的时候,最后一段或者最后几句,一定是跟中国叫板,说看“我们多厉害”。印度发射了烈火导弹后,也会列举比中国厉害在哪里。



另外一个也有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印度媒体特别喜欢报道印度政府如何强硬地向中国说“不”。在官方层面,中印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强烈的矛盾,但是印度媒体的报道里,很明显有向中国挑衅的意味。媒体一报道印度如何向中国挑战之后,就可以看得到它有一种“快感”。


每当印度官员出来说“我们又胜利了”,我们又一次“战胜了中国”后,媒体就吹嘘一番,高兴一番。几天之后大家心里又不踏实,质疑印度官员,要求提供更多细节。即便印度官员说所谓“胜利”之后,仍然是一副惴惴不安的心态。很多评论家就很担心,说我们这样是不是不好?中国人会报复我们的。每次大体上都遵循这样的模式:挑衅,然后高兴,再反思,最后是在担忧,就这么一个循环的状态。


印度过去的总理,也就是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曾经说,“印度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封闭的心态”。印度的国民为什么在对华问题上心态比较封闭呢?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它已经形成了一个信息的闭环。



印度对中国其实有一套比较刻板的思维,就迄今很难改变。举几个情况吧。第一,绝大多数印度精英,不论是媒体、政府官员,一说起中国,首先的评价大体上就是“中国是一个非民主的国家,中国是一个所谓“独裁的国家”。有一年,我和印度学者在美国开会,我的核心观点就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学者听了之后很吃惊,为什么呢?因为印度一直以来认为印度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


实际上我有一个感觉,中国对印度的报道,整体而言信息是真实的,但印度对中国的报道,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但基本是负面的。印度带着意识形态的色彩,用民主和非民主这种二分法的意识形态来看中国,这种色彩越来越重。这种看法,有时候甚至到了可笑的程度。


中国社会发生的天灾和人祸,很容易就被印度归结到是中国体制的问题。比如新冠疫情在中国暴发后,印度大量的媒体评论,认为这是中国体制本身造成的。换言之,如果在印度不会是这样。印度原驻华大使写的一篇评论就说,中国抗疫不行。为什么不行?跟体制有关。他还表示,印度要为民主国家树立抗击新冠疫情的“样板”。我们现在回头来看,印度疫情的严重程度仅次于美国,如果它的数据更准确一点,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说法,印度疫情远远比美国要严重,只是印度人可能掩盖得好而已。



印度媒体用这种“有色眼镜”来看中国当然不是没有问题,时间长了之后,就发现它解释不了:政治体制如此僵化,为什么中国的经济这么有活力?2019年,一个印度记者到成都去访问,这是他时隔15年到成都的访问,他在成都待了几天后写了一篇文章:印度跟中国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成都目前的发展超过了印度所谓的一线城市,德里和孟买根本没法和成都比。印度和中国的差距已经不是过去很多印度人的想象那样了。按照他的说法,差距大概是20年。这篇文章在印度引起了比较多的关注和讨论。如果用意识形态的所谓民主和非民主去理解中国跟印度的差别,就必然要遭遇这些问题。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是,印度这样的一个封闭心态很难改变。这跟它对自己社会开放和媒体自由的坚信是相关的。印度认为自己的媒体是自由开放的,认为印度整个社会接受的信息是最全面的,但忘记了它的媒体和报道形成了封闭的趋向,这实际上巩固和加强、一定意义上强化了印度人对中国很多片面的认识。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印度中印边境莫迪加勒万河谷有色眼镜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47
中方:对欧方无理制裁中国企业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蓝厅之声3天前
02:37
宠物进飞机客舱渐普及 如何有爱无碍?
看呀STV3天前
00:09
普京特朗普热聊2个小时不想挂电话?通话内容公布
时讯2025/05/20
00:21
新冠病毒抬头?钟南山:预计六月底前结束
一眼看天下2025/05/20
00:06
美国前总统拜登确诊恶性前列腺癌 特朗普发声
时讯2025/05/19
01:34
上海:五月新房销售稳中向好 前半月成交环比增长约5%
时讯2025/05/18
00:44
周深演唱会 自弹自唱《嗨!人间》献给上海站
爱上海2025/05/18
00:10
歼-10CE首次实战击落多架战机 自己无一损失
看现场2025/05/17
00:11
美军公布F-47战机更多细节 作战半径超越F-22
时讯2025/05/17
00:12
特朗普宣布将研发F-55战机:因为我不喜欢单发!
时讯2025/05/16
00:08
外交部回应美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华为昇腾芯片
时讯2025/05/16
00:50
外交部:中方绝不接受!
蓝厅之声2025/05/16
07:27
重病老人取款去世事件“反转” 折射哪些困境?
新闻放大镜2025/05/16
00:11
特朗普喊话库克:不希望苹果公司在印生产iPhone
时讯2025/05/16
01:09
涉肖某、董某莹、协和“4+4” !卫健委通报来了
一眼看天下2025/05/15
01:14
病重老人医疗费告急 被抬到银行取钱时死亡
东方快评2025/05/15
00:09
病重老人被要求亲自取钱在银行去世 警方已介入
一眼看天下2025/05/15
00:09
美东时间5月14日0点01分起 美调整对华加征关税
一眼看天下2025/05/14
00:07
波兰等国施压下 欧盟将对乌克兰大幅加征关税
一眼看天下2025/05/14
00:05
明天12时01分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公告
时讯2025/05/13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