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如期启幕,而本届艺术节的一大亮点就是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将携五部精品大戏登陆申城。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率先登场的话剧《主角》,感受那片黄土地上深沉而坚韧的生命叙事。
话剧《主角》改编自作家陈彦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作品,故事以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的人生为主线,细腻刻画了她从“放羊娃”一步步蜕变为“秦腔皇后”的传奇历程。而作为一部讲述秦腔艺人命运的剧作,剧中最为亮眼的莫过于将话剧的写实与戏曲的写意并置于同一舞台,当这两种原本泾渭分明的艺术形态在此交织共生时,也拓展了观众对当代戏剧的想象边界。
作为话剧《主角》里真正的主角,忆秦娥的形象塑造对于该剧的成败尤为重要。在舞台上,你始终能看到一个在真实自我与主角身份之间不断撕扯、持续挣扎的灵魂,从被动卷入名利的漩涡,到渴望回归舞台中心却求而不得,她的困顿与追寻仿佛映照着每一个在生活重压下,却仍然执着叩问“我是谁”的普通人。
话剧《主角》的精彩远不止于忆秦娥一人的跌宕命运,更在于她身后那些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将她推向舞台的胡三元、授其技艺的古存孝、教她读懂戏与人生的秦八娃以及予她爱憎的刘红兵,他们共同构成了忆秦娥艺术生命的经纬,也让观众看到台前光鲜的主角身后是一张由无数双手托举、无数颗心映照的人性图谱。
为全景式展现忆秦娥跨越半个世纪的命运交响,话剧《主角》巧妙借鉴戏曲舞台的假定性美学,布景极简却意蕴万千,通过十六根“台柱子”的灵活流转和组合,实现了时空的巧妙转换与多重场景的自由切换。
如果说话剧《主角》带给观众的是传统戏曲的沧桑一隅,那么陕西人艺此番的另外四部现实主义大戏,则共同挥就了一幅更为磅礴的时代长卷,有聚焦城乡变迁的《星空与半棵树》、描绘时代洪流中个体沉浮的《平凡的世界》、勾勒命运与乡土羁绊的《生命册》,也有即将封箱的口碑佳作《白鹿原》。
除了陕西人艺的五部大戏,正在火热进行中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还将通过“艺享全球”舞台演出、“艺聚百家”国际对话、“艺通世界”国际演艺大会、“艺术天空”惠民活动、“艺美全城”艺术教育、“艺创未来”扶青计划、“艺览纷呈”城市联动、“艺展无限”融合创新八大板块,呈现超过五百项、总计一千两百余场的各类演出展览活动,《爱上海》也将持续聚焦,与您一同解锁更多亮点,敬请期待!
| 编辑: | 霍慧娴 |
| 责编: | 鱼瑞娟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