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培心幼儿园“血铅事件”调查结果揭晓,真相令人窒息:园长与投资人竟同意后厨购买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学生的食物制作!毒害233名儿童的三色红枣发糕、包装成“营养餐”的玉米肠卷包——最终将一群孩子推向血铅超标的深渊,成为学前教育监管体系的耻辱。
令人愤慨的是,早在2024年5月便有学生血铅异常,园方却持续掩盖真相,直至今年7月群体性中毒暴发。这种将利益凌驾于生命之上的“校园毒食流水线”,无异于是对教育初心的彻底背叛!
褐石培心幼儿园,成立于2022年,业务范围是“日托制学前教育”,学生家长介绍,学校保育费3500元、一个月伙食费360元。令人后怕的是,涉事园长李某芳投资管理的还有渭北、慈爱、蒙迪爱三家幼儿园,事发后,这些幼儿园的家长急忙带孩子去医院体检。若非此次东窗事发,毒点心模式是否要继续蔓延?
当教育沦为生意,良知便让位给利益,儿童健康成了资本博弈中最轻的筹码。此事件暴露出该地的三重失守:民办教育准入机制不严、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严重失能、公共卫生安全应急机制严重滞后。
教育、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本应是守护儿童安全的坚固防线,却在事发前形同虚设。园长、投资人全程知情,“明厨亮灶”在形同虚设的摄像头下公然生产制作有毒食品,无人制止喊停。正是监管漏洞,让涉事者有机可乘,让孩子们深受其害。经查,褐石培心幼儿园2022年9月28日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到2027年9月27日,主体业态是单位食堂,经营项目是热食类食品制售。他们虽然持有合法办学资质,但食材采购、加工流程的监管长期真空,日常检查报告“一片祥和”,无人揭发颜料掺入的荒唐操作。不得不让人质疑,该校和涉案人员持有的资质都只是“纸面合规”。事件初期,家长反映孩子血铅异常,相关部门反应迟缓;更荒诞的是,天水本地检测结果和西安医院数据相差十余倍;东窗事发,当地才启动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程序。
颜料何以登堂入厨?当涉事园长、投资人被立案侦查,我们更要尽快追问学前教育的道德性、制度性答案!
能否实行道德品质“教育资质一票否决制”?办学投资人和园长、教师、后厨……这些可以统称成“园丁”的人,他们身后是否有一套师德师风判断标准?哪些师德违规问题是“零容忍”的?学前教育不是一门生意!明知颜料有毒还让学生长期食用的投资人、园长没有资格从事教育!是不是可以提高教育人员准入门槛?把食品安全纳入办园许可强制考核指标,对经营者实行背景审查和年度伦理评估,违规者终身免入教育行业。
能否真正做到“从后厨到课桌”的第三方全程监控?强制幼儿园接入区块链食品溯源系统,实时填报食材采购清单,上传调味及色素使用记录;开放监控由主管部门及家长监委会随机抽查;打通举报通道,发现违规者永久取消办学资格。同时,不定期启动全国幼儿园有害食品、用品筛查,重点突击检测含铅涂料餐具、彩色靓丽玩具。
鲜艳颜料染出的不只是毒糕点,更是涉案教育从业者不能自律又无人监管的漏洞,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道德伤口。还请相关部门查缺补漏,启动“零容忍”机制,莫让童年再染铅尘!莫待事后启动溯源!莫放“纸面合规”蒙混过关!当233个孩子因铅中毒承受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再严厉的刑责追究也难以抚平他们的创伤——朱某琳、李某芳等8人被刑拘只是起点,唯有刮骨疗毒的监管建构,才能阻止下一个校园“毒点心”伪装成“营养餐”。教育净土容不得利欲熏心的野蛮生长,颜料作食的荒诞悲剧,该用制度铁腕彻底终结。
涉案幼儿园监控视频
编辑: | 陈瑞 |
责编: | 王力维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