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国内外肺癌领域的顶尖专家齐聚上海,直面肺癌长生存、治疗安全性及耐药性三大核心挑战,汇聚跨国医学力量,凝聚全球领袖智慧,共绘肺癌诊疗的创新突破蓝图。本次大会特邀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Fred Hirsch教授联袂担任大会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卢铀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担任主持嘉宾。来自全球的知名专家依次登台,围绕肺癌临床防控、非小细胞肺(NSCLC)的破局之道、小细胞肺癌(SCLC)免疫治疗新进展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探讨,旨在为患者探寻更优化的治疗路径,推动治疗疆域不断向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已全面迈入免疫治疗时代。研究证明,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鳞状和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获益。而近年来涌现出的像ADC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T细胞衔接器(TCE)、肿瘤疫苗等新型肺癌疗法,也正在不断拓宽着治疗的边界。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表示,“比如说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模式,就拿TCE(T细胞衔接器的模式)来说,这个可能就是一个新的突破,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现在已经用了这么多药,我们也有很多耐药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需要克服的。现在做的这些ADC的药物,很多的都是围绕这个方向来做。”
研究证实,PD-1抑制剂可以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带来确切的生存获益。专家表示,未来,为进一步突破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瓶颈,探索免疫治疗的最佳介入时机、优化免疫联合策略,以及发展免疫“靶向”疗法等方向,正成为全球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并有望成为未来突破点。
来自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Fred Hirsch教授说,“我个人非常关注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新进展。我认为中国近年来在药物研发和生物技术发展方面表现十分出色。我的建议是继续保持这一势头,并期待规范化治疗能够全球化。”
| 编辑: | 钱俣颢 |
| 责编: | 董一华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