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进博会本周闭幕了,面对送到家门口的“买买买”的机会,长三角的“买手天团”究竟买了哪些“尖货”?这些采购又会给长三角带来怎样的改变?整个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跟长三角一体化怎么来同频共振?
东方卫视《中国长三角》栏目请到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张国华、江苏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夏网生和上海市决策咨询基地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一起就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展开讨论。
江苏这次进博会的“大单”有两个“最”,一个是金额最大 达到了3.65亿元,还有一个是个头最大的巨无霸机床。夏网生介绍说,江苏有1.5万家企业来本届进博会参加了采购,成交有1200多笔。
“买买买”不是全部的目的,很多企业通过“买买买”以后,在改造提升产品之后又“卖卖卖”。这“一买一卖”之间就实现了一个国内国际的一个大循环。
上海有很多“大单”来自医疗器械领域,医疗服务业是上海优势行业之一,通过进口国外的高端医疗器械,可以更好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上海、包括长三角,甚至全国人民的对医疗方面的需求。
张国华指出有部分的高端医疗器械国内还不能生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的短板,迫切需要通过进口来提升医疗服务业器械方面的水平,同时带动上海在这个领域的装备设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余南平分析说,三省一市每个采购团根据自己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的集群特点来进行采购,最后会形成长三角的一个产业集群。长三角内部协同做好了,就把长三角溢出效应给带出来。
进博会提供了一个市场化机制,你在这个市场空间里面、这个平台上你所需要的都能找到,整个长三角能够协同、包括跟整个全中国进行协同,这个时候中国产业链的能力、产业链的韧性、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性两个目标才能实现。
(看看新闻 Knews记者 陈怡)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