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综述:习近平引领的“一带一路”壮美画卷正如此展开

时讯

2016-02-12 13:09:25 人民网

“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绘制的一幅恢宏画卷正徐徐展开——

跨越万里海域,牵起亚欧非多个经济圈, “一带一路”,托起世界最壮观的经济走廊。

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时的演讲中,他指出,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完全可以成为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新的丝绸之路。时隔一个月后,他又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习近平主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的重大倡议和构想。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构想提出三年来,引起世界沿线国家的广泛共鸣,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不胫而走,沿线60多个国家响应参与,并与他们各自的发展战略积极对接。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习近平主席在今年首访中东期间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说。在一系列实际举措中,一个个合作项目开花结果,叠加起丰富的丝路“风光”,在时光的度量尺上,镌刻下“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的坚实步伐。

2016年既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年份。时间将进一步认证:“一带一路”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协奏曲,在内外联动、海陆统筹的对外开放新布局中,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延伸成为现代版“国际大合唱”。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战略对接成为区域共同发展潮流

“两年前,我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设想。这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强调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道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

如今,国际社会共同见证“一带一路”从理念设计、总体框架、战略规划,进入实质建设阶段。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表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少国家主动将本国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从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到中俄蒙经济走廊,一个个区域合作新倡议应运而生;从互联互通,产能合作,到自贸区建设,一项项新举措不断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众多区域战略对接中,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之一,习近平主席2015年4月访问巴基斯坦时,双方确定了以经济走廊建设为中心,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合作为重要领域的“1+4”合作框架。

“在巴基斯坦,每个地区都会举起手说,我也想让这条路穿过我们的区域。”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认为,这正是因为看到了“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应。

俄罗斯将建设欧亚经济联盟的战略与“一带一路”对接,形成了更加全方位的互利共赢格局。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指出,如何在两国战略对接背景下,挖掘俄经济增长潜力已成为俄各界热议的话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之后,中亚沿线要津也翕然响应。古丝绸之路重要驿站、中哈边境重镇霍尔果斯口岸,见证了新丝路唤醒后的蓬勃生机。2014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光明大道”经济计划,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习近平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互利共赢愿景娓娓道来。

计利当计天下利。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印尼雅万高铁……“一带一路”正紧紧抓住互联互通的钥匙,促进空间距离、命运共同体的相融相通。

“秉持开放包容,鼓励文明交流”

民心相通文明互鉴搭建桥梁纽带

习近平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一带一路”为相关国家民众加强交流、增进理解搭起了新的桥梁,为不同文化和文明加强对话、交流互鉴织就了新的纽带。

从历史上看,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合作之路,更是一条和平友谊之路、文明互鉴之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尤为重要。时至21世纪的今日,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往来提供了新的机遇。

“秉持开放包容,鼓励文明交流。”“ ‘一带一路’延伸之处,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跃之地。民心交融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习近平主席在《伊朗报》的署名文章中,在阿盟总部的讲台上,对中国与中东做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寄予期望。

加强文明对话,融汇民心,凝聚民智。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宣布,中国将实施增进友好的“百千万”工程,着眼文明互鉴,覆盖典籍互译、智库对接、人员培训、艺术家互访等多项内容,一系列举措将在中阿人民特别是青年心中播撒下团结友好的种子,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流动。

近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人文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除举办中阿友好年活动,还签署了第一个共建联合大学协议,启动了百家文化机构对口合作。目前,在华阿拉伯留学生突破1.4万人,在阿拉伯国家孔子学院增至11所,中阿每周往来航班增至183架次。

“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文明、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在法国尼斯欧洲研究所学者乔治?佐戈普鲁斯看来,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理解和信任是一种稀缺资源。“一带一路”倡议为不同地区和不同文明开展对话搭起了一个重要平台,成为沿线各国加强交流和增进互信的精神纽带,建立在民心相通、文明互鉴基础上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

“亲、诚、惠、荣”的丝路新路标

创新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从未如此休戚相关。中国以“首善其身、兼济天下”的大国胸怀,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前所未有的国际合作倡议和理念,“一带一路”的建设,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间正道。

2014年访问蒙古国时,习近平主席形象地表示,中国愿意为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

无论是“搭便车”还是“搭快车”理念,都是中国的郑重承诺:在周边国家的腾飞路上,中国愿助一臂之力。习近平曾在多个国际场合宣示,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共建“一带一路”,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具体实践。人民日报曾评论指出,它既有利于以新的形式使欧亚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又有助于相关国家携手应对贸易保护、气候变化、贫困问题、极端主义等现实威胁,共同提供新的全球公共产品。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演讲时称,共建“一带一路”的途径是以目标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灵活,富有弹性,是多元开放的合作进程。因此,“一带一路”不针对第三方,不搞零和博弈,不搞利益攫取和殖民扩张,它对世界上所有国家或经济体、国际组织、区域合作组织和民间机构开放。

这也意味着,“一带一路”,既与其他合作组织或机制有效衔接,又是对新型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机制创新的积极探索;既能缓解当今全球治理机制权威性、有效性和及时性难以适应现实需求的困境,又能满足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要求变革全球治理机制的呼声需求。

乘势而上、相向而行。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酝酿、提出阶段以及建设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政府在编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过程中,广泛听取并吸收相关国家的意见和建议,为全球发展合作提出中国方案。

同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从未如此接近,与世界各国携手圆梦的愿望也从未如此之真。推进“一带一路”,“亲诚惠荣”成为指引的路标,指明前行的方向。

正如俄罗斯《导报》刊文指出,“一带一路”构想展现了中国对全球治理新理念的思考,“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与其说是路,更像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推荐视频

02:24
老人自己申请改适老化卫生间 政府补贴了一半
看呀STV3天前
00:16
救援难度大 愿平安!贵州突发两起山体滑坡
一眼看天下3天前
00:47
中方:对欧方无理制裁中国企业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蓝厅之声2025/05/21
02:37
宠物进飞机客舱渐普及 如何有爱无碍?
看呀STV2025/05/21
00:09
普京特朗普热聊2个小时不想挂电话?通话内容公布
时讯2025/05/20
00:21
新冠病毒抬头?钟南山:预计六月底前结束
一眼看天下2025/05/20
00:43
今年上海白蚁大爆发?鸡皮疙瘩掉一地...
新闻坊2025/05/19
00:06
美国前总统拜登确诊恶性前列腺癌 特朗普发声
时讯2025/05/19
01:34
上海:五月新房销售稳中向好 前半月成交环比增长约5%
时讯2025/05/18
00:44
周深演唱会 自弹自唱《嗨!人间》献给上海站
爱上海2025/05/18
00:10
歼-10CE首次实战击落多架战机 自己无一损失
看现场2025/05/17
00:11
美军公布F-47战机更多细节 作战半径超越F-22
时讯2025/05/17
00:12
特朗普宣布将研发F-55战机:因为我不喜欢单发!
时讯2025/05/16
00:08
外交部回应美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华为昇腾芯片
时讯2025/05/16
00:50
外交部:中方绝不接受!
蓝厅之声2025/05/16
07:27
重病老人取款去世事件“反转” 折射哪些困境?
新闻放大镜2025/05/16
00:11
特朗普喊话库克:不希望苹果公司在印生产iPhone
时讯2025/05/16
01:09
涉肖某、董某莹、协和“4+4” !卫健委通报来了
一眼看天下2025/05/15
01:14
病重老人医疗费告急 被抬到银行取钱时死亡
东方快评2025/05/15
00:05
明天12时01分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公告
时讯2025/05/13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