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秩春秋砥砺行,浦江潮涌见初心。上海海外联谊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以“我和上海的故事”为主题,向海内外海联会成员发出诚挚邀约,共同书写一部属于奋斗者、建设者与追梦人的集体记忆。这些故事里,有服务上海改革发展时挥洒的汗水,有中外文化交流中架起的桥梁,更有海内外同胞携手同心、共绘发展蓝图的赤诚。它们不仅是个人与城市交织的成长轨迹,更是海联会职责使命的生动注脚。
今天,让我们一同聆听上海海外联谊会名誉顾问梁洁芹的讲述——为沪港城市发展和教育合作搭建友谊的桥梁。
我对上海深厚的情感,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家公郭得胜先生怀着赤子之心,带领我们成为第一批赴沪投资的港资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这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郭氏家族的爱国信念,也深深影响着我们这一代。自2000年起,我与我的家人,始终秉持与上海“共成长、共风雨、共发展”的初心,持续将新鸿基地产在香港开发大型综合体的经验带到上海。我们先后打造了上海中环广场、上海国金中心、上海环贸广场及徐家汇中心等一系列标志性项目,不仅见证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更荣幸地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回顾这些地标诞生的过程,许多点滴至今仍历历在目。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我们毅然投资80亿元,在那片尚是荒地的陆家嘴,启动了上海国金中心的建设。从规划到动工,我和先生多次亲赴上海,带领两地团队共同努力。2010年,项目在上海世博会前顺利落成,不仅为浦东树立了商业新标杆,也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今,上海国金中心已成为全国首座年税收超百亿的商务楼宇,商场营业额稳居上海前列。每念及此,我都倍感欣慰。
此后,我们并未止步。在浦东上海国金中心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05年,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参与了浦西淮海中路的“襄阳路服饰市场”改造项目,将其升级为现代化商业综合体——上海环贸广场。2013年商场开业后,凭借人性化设计与温馨氛围,迅速成为上海市民美好的休憩环境和家庭欢聚场所之一。
除商业建设外,我也心系上海的教育事业。依托担任伦敦商学院亚太负责人的优势,我致力于搭建沪港及中外教育交流的桥梁,并多次捐资设立奖学金,助力学子完成学业。2014年与2019年,我推动复旦大学与伦敦商学院合作开办GMiM与GMiF双学位项目,并连续捐赠设立iKwok奖学金,累计金额超500万元。这些项目屡获国际认可,在《金融时报》全球排名中持续上升,并于2021年斩获“内地最佳商学院”殊荣,还获得毕业生薪酬增长全球最佳、国际化师资、国际化课程和学术研究等多个奖项。
更让我欣喜的是,该合作模式还延伸至清华大学。2019年,我协助清华与伦敦商学院设立金融硕士双学位项目,见证了一批批学子通过国际交流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栋梁。
在担任上海海外联谊会顾问和名誉顾问期间,我始终致力于搭建更为紧密的沪港友谊桥梁,促进两地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等领域深入交流合作,并累计出席了上百场聚焦沪港合作的重要会议与特色活动,为深化两地情谊、助力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回望数十年来与上海并肩走过的岁月,我心中充满感恩。从陆家嘴的农田到耸立云端的国金中心,从淮海路的旧貌换新颜,到如今学子们迈向国际的身影,这一切无不是沪港深情与共同理想的见证。未来,我愿继续以谦卑之心,参与上海的建设与发展,为这座城市的教育与城市蓝图贡献更多力量。上海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段写满真情与拼搏的岁月,是我愿永远守护的第二故乡。
编辑: | 蔡凌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