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今冬天然气缺口超48亿立方米 气荒如何不再来

时讯

2018-02-05 07:46:13 人民日报记者  陆娅楠

近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告诫会,确保迎峰度冬期间液化天然气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人民视觉


今冬的气荒来得比往常猛烈些。


据肩负国内70%天然气供应任务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统计,今冬天然气缺口高达48亿立方米。这个数字是前一次气荒的几倍,而这还仅仅是中石油系统的缺口。


天然气供应紧张连带的是价格波动。去年底,液化天然气(LNG)的价格一路飙升,高点达到1.2万元/吨。近期国家发改委处罚了一批擅自提价的企业,LNG的价格逐步回落。随着LNG价格回归到正常水平,此轮气荒最困难时期似乎已过去。


如今的天然气成为重要的民生产品,停气会和停电、停水一样,严重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自2009年以来,这已经是第二次大面积出现气荒,今后此种情况还会有吗?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全面分析气荒产生的原因。


气荒主因是什么?


国内天然气需求超常增长,打破了供需平衡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认为,国内天然气需求的超常增长打破了供需平衡,是导致气荒的直接原因。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超过2300亿立方米,增量超过330亿立方米,同比增幅达到17%。这个增量相当于前5年年均增量的2倍以上,并刷新了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的历史。


天然气消费增速为何如此迅猛?


首先是煤改气。2017年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年份,各地纷纷加大煤改气力度。比如,河北省就增加了260万户左右的城乡冬季燃气采暖用户,冬季采暖用气需求增加了20亿立方米左右。


“这样的增速,完全超出正常发展速度。”负责中国石油在北方地区天然气销售的刘玉文说,“北方是中石油力保的重点区域,2017年中石油把天然气增量的3/4都给了北方公司,而其中的2/3给了河北,但还是不够用。”


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帆说,计划之内的煤改气,还可以招架,最让人措手不及的是那些突然冒出来的计划外增量。比如山东煤改气用户比计划多出50万户,这个巨大的增量就成了问题,气从哪里来?


除了爆棚的煤改气,其他工业用户对天然气的胃口也在迅速攀升,如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在2017年均大幅增长。


需求如此快增,供给侧有没有可能快速跟上?中石油新闻发言人曲广学解释,需求增长太快,供给侧还真的难以招架。中国的能源现状是缺油少气,国内四大主力气田塔里木、长庆、青海、川渝每年的产量都在增长,10年前这些气田的产量才500亿立方米,2017年已经接近1000亿立方米,年增幅超过7%,但这样的增幅跟17%的需求增幅相比,仍然捉襟见肘。


要缓解局面,就得扩大进口。这些年,中石油相继建成了中亚、中缅等跨国天然气运输管道,中俄天然气管道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同时还在大连、唐山和江苏等地区建成了多座大型LNG接收站。天然气进口量从2010年的不到50亿立方米攀升到目前的超过500亿立方米,年均增幅接近50%。这个增速,在全球主要天然气进口国家中是最高的。


天然气需求为啥这么旺?


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需求增长还会持续


我国目前仍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且环境压力大,对于天然气这种清洁一次能源的需求方兴未艾,或者说这一旺盛需求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还会持续下去。


从过去近百年历史看,发达国家也都经历了石油和天然气逐步替代煤炭的发展历程。比如欧美地区,最先也是煤炭占到一次能源的70%左右,天然气只有百分之几。而到2017年,欧美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在31%—33%之间,甚至连非洲都达到了26%,比重最低的亚太地区也达到12.7%,我国却只有7%。根据《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在能源中的比重也只会增加到10%。业内专家认为,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的空间非常巨大,我们现在看到的增长还只是开始。


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2018年我国天然气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天然气消费量会达到2587亿立方米,比2017年增长10%。而国内天然气产量今年预计将达1606亿立方米,增幅为8.8%。也就是说,生产增速很可能仍然跑不赢需求增速。今年天然气进口量预计为1050亿立方米,增幅达到13.4%。


避免气荒的出路在哪?


需求侧平稳有序安排煤改气是关键,供给侧建设足够的调峰能力是重点,长远之计是理顺价格


一方面是需求仍会不可遏制地增长,另一方面是供给侧仍然紧绷,避免气荒的出路在哪里呢?刘毅军认为,必须在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同时发力。


在需求侧,平稳有序安排煤改气进度是关键。大气治理很难毕其功于一役。欧美国家煤改气用了三五十年,我们再快也不可能一两年就完成,煤改气要循序渐进,不可一拥而上。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先有了足够的气源,才能实施相应进度的煤改气,避免出现“停了燃煤锅炉,气又跟不上”的尴尬局面。


其次,气荒虽然主要是由需求侧引起,但也暴露出供给侧的诸多问题。业内专家指出,要充分考虑进口国外气保供的不确定性,提前做好应对预案,留有余地,而建设足够的调峰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天然气季节性紧张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北京市,最高峰谷差达到10∶1,也就是说,冬季高峰期用气量相当于低谷时的10倍。此外,同样是冬季,冷冬和正常冬季也有很大差别,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用气量每天相差约5000万立方米。


张帆说,要解决如此巨大的峰谷差,就必须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而目前,肩负调峰任务的全国储气库工作气量仅为天然气消费量的3.4%,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很难满足冬季调峰需求。根据国际经验,一旦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或超过30%,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就必须超过消费量的12%,而且国家整体储气能力要达到一定规模。


整体储气能力是指除地下储气库之外,还需要建设一些城市大型储气罐群和类似LNG接收站的储气设施。目前在我国,这类储气设施基础十分薄弱,除北京等大型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储气能力,其他二三线城市几乎为零。


刘毅军指出,加快储气能力建设,不仅企业有责任,地方政府也有责任。在企业层面,除了上游企业和储运企业有责任,下游的城市燃气公司同样也有责任。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储一点,能力就上去了。


再次,彻底解决气荒问题最终要靠市场手段,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前提必须是理顺价格机制。


从2017年起,政府通过一系列举措,采取“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策略,推进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进程。国家发改委的思路很明确:管道运输价格受国家管制,两头的价格则逐步放开。包括国产气和进口气,最终会实现销售价格由市场决定,国家不再管制。


2017年9月以来,中石油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市场,组织了两轮天然气公开竞价交易,数亿立方米天然气被一抢而空,而且价格市场化,均是市场调控成交。


当然,有关专家也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在市场化和保民生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让天然气价格回归市场,又要保障亿万用户用得起、用得好,这才是我们改革的根本目的。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天然气缺口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5
“性行为同意”成争议焦点 律师推荐男性做到3点
案件聚焦3天前
00:07
内蒙古婚内强奸案开庭 男方律师:婚内不存在强奸
案件聚焦3天前
00:53
自闭症男孩参加独立营走失 大理官方再发通告
时讯2025/08/11
00:08
现场视频!抗战胜利80周年首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时讯2025/08/10
00:52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一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时讯2025/08/10
00:29
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一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时讯2025/08/10
00:07
事发凌晨!纽约时报广场17岁枪手连开三枪致3伤
时讯2025/08/09
16:08
高管遭性侵后整理232页证据 获国内首次工伤认定
叩击2025/08/08
00:08
世运会点火太绝了!火炬手徐露:鼓点心跳同步了
时讯2025/08/08
14:10
遭领导性侵后又被开除 公司女高管实名维权
叩击2025/08/08
00:09
甘肃榆中山洪:救援队伍已搜救3人 转移疏散443人
东方番茄酱2025/08/08
00:07
甘肃榆中县强降雨引发山洪 10人死亡33人失联
时讯2025/08/08
00:27
男子河边睡觉被洪水卷走 消防员冒险渡急流营救
东方番茄酱2025/08/08
08:42
55岁民工遭气枪误杀 该治理的不仅是非法行猎
新闻放大镜2025/08/08
00:07
回应来了!税务部门通报未发现刘晓庆有涉税问题
时讯2025/08/08
00:17
女高管出差遭老板性侵 酒店监控曝光!检察官逐帧排查
时讯2025/08/08
00:16
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最新学前教育政策出台上大班免费啦
时讯2025/08/07
00:08
新疆伊犁州昭苏县一景区吊桥桥索断裂致5人遇难
时讯2025/08/07
00:57
“亮证女”被行拘 谁耍横法律就给谁亮红牌
东方快评2025/08/06
01:28
妇产科主任遭“网暴”坠楼身亡?事实须逐一厘清
东方快评2025/08/05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