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放大镜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靠“券”不停“卷”?外卖行业亟待“反内卷”

2025-07-21 14:18:43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严相莉  游玮  阮丽

7月进入暑期以来,各大平台之间的外卖补贴大战再次打响。过去的两个周末,消费者打开各大平台,满眼都是“0元外卖已到账”、“满18减18”、“16.18元一份的小龙虾”。上周五,市场监管总局再度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理性竞争,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这两天,平台补贴虽然整体收缩,但“满59减30”等大额外卖红包、补贴券依然存在。今天上午,记者点开饿了么、美团等应用软件实测发现,“满38减18”外卖大额券、“0元冰淇淋”等“羊毛神券”也还比比皆是。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场“外卖大战”无异于“狂欢”,下单的频率暴增。有消费者打趣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鸡蛋”要领。不过,自愿或不自愿参与“发鸡蛋”的餐饮商家,却大多叫苦不迭。有从业者甚至坦言,外卖生意100%依赖平台,命脉完全被平台拿捏。部分餐饮商家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处境,净利润下滑超过60%,一些门店甚至陷入亏损。有咖啡店主算了笔账,某一单顾客支付5.5元,平台要再抽成,最后到咖啡店的收入是-0.58元。但又不敢拒接订单,因为会影响流量,从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此前对会员企业展开小范围的调研,参与企业表示,被平台强制或变相强制要求参与价格补贴,还要承担补贴份额,比例大多在30%-70%。价格补贴活动期间,单笔订单的平均利润降幅大多在10%-30%。



某连锁餐饮创始人表示,这场外卖大战最受伤的其实是商家。顾客享受到的各种满减、补贴,每10元中平台只出3元,商家却要补7元,商家负担明显加重。茶饮品类补贴券更多,部分订单经凑单后消费者实付金额甚至只有几分钱。



一家轻食连锁品牌商家也表示,以往平台会提前沟通活动细则,可以有时间协调加盟商。现在直接默认全量参与,小品牌连协商的余地都没有。不参与就意味着断流,日均百单的店铺会跌到30、40单。参与活动虽然能带来2到3倍订单,但客单价却很低。



此外,对于主营堂食的商家而言,外卖补贴大战无异于一场“降维打击”。不参与活动或充值平台推广,在平台页面的排名就无法靠前,堂食客流也受到冲击。顾客即便到了实体店,也会打开外卖软件对比价格,到店坐下来点外卖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


消费者“薅羊毛”“薅”得不亦乐乎,骑手送快递也“马不停蹄”、电驴骑得“冒火星子”,而“爆单”商家的厨师和配餐员忙得累死累活,但却挣不到钱。



外卖大战中,餐饮商家苦笑连连,各大外卖平台的成绩单却十分亮眼。自打今年2月份京东上线外卖、加入混战以来,各大平台动作频频,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卷起一轮轮发补贴、上项目、推举措的高潮。作为“新来的”,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引爆互联网话题、上线一个多月订单破百万,两个月破500万,四个月破2500万,可谓是势如破竹,一时间风光无两。



其他各大平台也是不遑多让,跟进新举措、宣布逐步取消超时扣款的同时,又不断加码补贴,在这个过程中,美团先后创下即时零售订单1.2亿和1.5亿的行业纪录,而“白热化”的竞争,也引起多个行业协会的注意、发出“反内卷”警示,市场监管总局更是在5月份和7月份对主要平台发起了约谈。



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指出,市场监管总局的约谈其实就是要对“内卷”式竞争按下“暂停键”,虽然周末的补贴还在继续,但是跟前两周动辄接近大几百亿的补贴相比,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对于“补贴战”、“价格战”会形成多方共赢局面的观点,杨宇东持完全反对的态度。因为,很多平台一年的利润也不过就几百亿元,动用几百亿补贴投入外卖大战肯定是不可行、没有可持续性的。而从商家角度来讲,面临的是“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实际的利润没有增加,甚至产生一定的亏损。对于消费者,短期来看是“薅羊毛”的“狂欢”,但从共享单车、网约车的“前车之鉴”就能看出,市场格局稳定之后,消费的单价又会回到正常水平。此外,骑手最近可能单子多、收入高,但这种局面也很难一直持续下去,毕竟一方面劳动强度很难始终高速运转,另一方面,市场回归理性也是必然的结果。



这场外卖补贴大战会如何收场?三家主要平台又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认为,即时零售战场的竞争还会持续下去,肯定比原来的传统模式更便宜。但目前这种百亿补贴、近千亿补贴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首先还是要合规,因为按照法律法规来讲,低于成本价的销售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未来还是要回归到一个相对理性的竞争中去,回归到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升级和规范运营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模式。这几大平台需要从资本的消耗转向价值的创造。



此外,中小商家是零售生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提供多元、丰富、个性化的供给,也拉动了大量的就业,是“烟火气”的直接体现。如果受制于“价格战”、“补贴战”而无法生存,包括堂食这种业态受到严重冲击的话,对消费者和中小商家来说也是“多输”的结局。希望能有行业协会出面,掌握和平台对话的话语权,保护零售业态的多样性。

编辑: 阮丽
责编: 严相莉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外卖恶性竞争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52
"红色尖叫"临期产品炒到整箱8900元?生产商回应
时讯1小时前
05:13
外卖“价格战”战火绵延 中小商户“夹缝”求生
新闻透视3小时前
01:02
外卖大战“反内卷” 消费者应警惕“羊毛陷阱”
东方快评23小时前
02:05
带火餐厅和商场 上海新一轮3.5亿消费券在路上
东方新闻眼2天前
00:56
两年后才通报!平顶山“天价雕塑”事件多人获刑
时讯2025/07/17
01:36
品牌价值全球第二!地理标志产品年产值9690亿元
权威发布2025/07/17
00:10
黄杨某甜“天价耳环”事件最新通报
时讯2025/07/16
00:08
中东客商豪掷10亿采购350架中国“空中出租车”
时讯2025/07/16
00:09
被曝鼓动泽连斯基袭击莫斯科?特朗普“三不”辟谣
时讯2025/07/16
00:10
特朗普:泽连斯基不应将莫斯科作为攻击目标
时讯2025/07/16
01:13
那个女人又回来了!上海女足全力冲击全运冠军!
看呀STV2025/07/15
04:36
陪诊师月入过万? 记者也去考了证竟要学那么多
看呀STV2025/07/15
01:33
太酷了!上海杨浦给“大V”们专门造了个地方
看呀STV2025/07/14
00:07
美联邦上诉法院驳回“9·11”主谋认罪免死协议
时讯2025/07/13
01:00
价格战下,谁是受害者?
时讯2025/07/09
05:47
同店同药 线上线下为何不同价?
新闻透视2025/06/17
00:32
终结平台收费乱象 消费者会如何获益?
夜线约见2025/05/26
02:14
有人通宵排队、还有老外扫货 只因为这事儿……
东方新闻眼2025/05/17
00:07
74岁“叛逆大爷”超市复仇记
时讯2025/05/09
00:37
外卖秒送,用户和骑手体验只能“二选一”?
夜线约见2025/04/25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