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大学发文表扬一校内医学生在航班上救人的事件,引发不小的舆论风波。
7月19日,从武汉飞往新疆的航班上,一名乘客突发身体不适,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孙毅杰和机组人员分工合作,最终让患者转危为安。对于孙毅杰的义举,武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他“用行动证明医者仁心”。
文章发布后,不少网友为其点赞,可下一秒质疑声也来了:“你有行医证吗?““你要是搞错了,谁来给患者负责?”“万一被讹上了怎么办?”
今天,当事学生孙毅杰向媒体详述了当天的情况,先做体格检查,再让机组拿设备,全程有乘务员配合,急救操作清晰明了。至于网友的质疑,孙毅杰说他不后悔,也没有后怕,自己有急诊科学习经历打底,出手救人前也评估过能否胜任。
让施救者在救人之外承受负面舆论,这样的新闻不是第一次出现。就在两周前,湖南衡阳一医学院男老师因为给昏厥女子做心肺复苏,被网友说成“袭胸”,甚至有人说为啥不换个女的来按?
躲在屏幕后的“审判官”们怕是忘了,急救现场最缺的就是时间。心脏骤停的四分钟黄金时间里,哪有功夫挑施救者性别?飞机上哪等得及持证医生空降?更何况,合理救助免责!我国民法典第184条早已明确为“好人”兜底!(文字补充:《民法典》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生命面前,专业素养是底气,挺身而出是勇气。我们就该为这样的勇气鼓掌,用大声赞美盖过那些只敢躲在暗处发出污言秽语的键盘声,否则当下次被意外降临的人是你,空荡的人群里,还有谁敢为你伸出援手?
编辑: | 董智杰 |
责编: | 刘佳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