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
2024年度参评作品推荐表
参评项目:电视专题
子项:
作品名称 | 王兴兴:世界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 语种 | 中文 | |||||||||
制作单位 |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 播出单位及 频率/频道 | 第一财经频道 | |||||||||
播出日期 | 2024年12月7日 | 播出时间 | 21时17分34秒 | |||||||||
播出栏目 | 《科创Z世代》 | 初评单位 | 上海市广播电视局 | |||||||||
作品时长 | 8分07秒 | 主创人员 | 陆熠欣 常瑜 辛梓 姜一鹤 孔凡天 沈赐韵 杨先珩 蒋孙寅 秦妮 | |||||||||
作品链接和二维码 | “台网同播”作品需在此栏填报;二维码图片可另附页。 |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 “台网同播”作品 需在此栏填报 | |||||||||
传 播 数 据 | 新媒体传播平台网址 | 1 | “台网同播”作品需在此栏填报 | |||||||||
2 | ||||||||||||
3 | ||||||||||||
阅读量 | 转发量 | 点赞数 | ||||||||||
收视率 | 0.1% | 收视人次 | 16万 | |||||||||
参评 作品 简介 | 1、率先发掘,首发原创 在王兴兴尚未被公众广泛认识时,栏目前瞻性地关注到这位“90后”科创先锋,并多次前期采访本人,王兴兴难得地打开心扉,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展现其创新思考。作品播出后在网络实现破圈传播,视频在第一财经旗下社交媒体的播放量就达580万,转载4万次,互动量近10万。 202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王兴兴作为唯一一名“90后”代表,参加座谈会并现场发言。这也是对主流媒体聚焦青年科创人才、传播科技创新精神的肯定和激励。 2、专业洞察,彰显形象 节目坚持专业视角,深入剖析以王兴兴为代表的“90后”科创青年的技术突破和成长路径,真实生动地展现中国科创青年一代的个性形象,让“90后”科技创业者在公众中的面目从模糊到清晰。 3、多元创作,融合传播 作品不仅包含近8分钟节目,还撰写了文字综述,推出30余分钟的访谈音频,是一次典型的融合报道实践。 | |||||||||||
推荐 理由 | 独具慧眼,深度首发 王兴兴是中国“90后”硬核科技创业者典型代表。团队在他尚未被广泛认知时就率先对他进行深度采访,体现了团队对中国科创青年一代的深入了解和敏锐洞察,节目生动展现了中国Z世代鲜明的创业观、发展观、世界观。 联动融合书写田野报告 本期节目不仅在视频上发力,还把访谈实录制作成音频、并把台前幕后的思考写进综述文章,为Z世代书写一份难得的“田野调查报告”。 前瞻记录形成新锐视角 与上一代人的传统叙事不同,Z世代科创人以一种更年轻、更创新的模式逐步登场,第一财经从此时开始对在走上时代C位的这一代人进行观察,记录下他们的思想火花,也是对时代的一种记录。 | |||||||||||
参评及初评单位签字盖章 | 参评单位领导签字: 初评单位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请加盖单位公章) (请加盖单位公章) | |||||||||||
参评单位 联系人 | 陆熠欣 | 电话 | 021-22005899 | 手机 | 13524666071 | |||||||
电子邮箱 | luyixin@yicai.com | |||||||||||
地 址 | 上海市南京西路651号广电大厦12楼 | 邮编 | 200041 | |||||||||
注:此表由参评单位填写,节目文字稿另附。
王兴兴:世界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王兴兴:成绩是倒数第一个还是第二个,老师还跟我爸妈说这小孩有点笨。
花字:从小挂科的“笨小孩”
王兴兴:一个机器人其实跟家里面一个电风扇没多大区别。
花字:做出低成本、高性能四足机器人
王兴兴:自己喜欢、擅长的事情做到最极致,我觉得整个世界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片头:科创Z世代
王兴兴:我是王兴兴,宇树科技的创始人,1990年的,我们公司做高性能四足机器人。
Z星探:从小就对机器人感兴趣吗?
王兴兴:小时候玩过很多动手制作、航模、飞行器,包括一些化学实验。
Z星探:就是动手能力特别强,从小就爱搞这种发明创造。
王兴兴:初中那三年我基本上主要在做微型的涡轮喷气式发动机,但是因为那个时候加工制造没有什么工具,所以做得很粗糙。
Z星探:零件都从哪来?
王兴兴:旁边的一些小商店,或者各种的边角疙瘩的零件。像高中的时候,比如说可充电的电池,还有别的一些化学实验。我当时在自己玩电解水的实验,电解会产生氯气,我放在一楼,忘记把它关了,第二天起床的时候,楼下全是氯气的味道,没准就把自己搞中毒了。
Z星探:这么沉迷于动手搞发明,会影响到学习成绩吗?
王兴兴:偏科比较严重,我从小英语就一直挂科挂到大的,理综科会比较好一点,但是英语这类的东西,我基本上单词记不住也默不出来,所以说就一直很糟糕。
Z星探:一个偏科的孩子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面,你每天是什么样的感受?
王兴兴:非常压抑,就是明明我自己感觉我还是有点小聪明的,但是你在学校里或者整个的教学体系里面,没有任何成就感。我的英语老师还跟我爸、我妈说这小孩有点笨。因为我中考考砸了,去了一个比较一般的高中,我进去的时候成绩是倒数第一个还是第二个。
Z星探:那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
王兴兴:我跟一个朋友、同学聊天,长大干什么,他说他长大想当企业家,可以雇佣一大堆的科学家一起帮你做科学研究之类的事情,这个想法好像还挺不错。
Z星探:你不担心你的偏科成绩会导致你考不上好的学校,然后没有好的科研环境吗?
王兴兴:在本科以前,我还是很担心的,我甚至有点自卑的,因为我觉得学校考得不太好,是一个普通的一本院校,有那么多牛的大学的。但是到了本科以后,因为就有自己更多发挥空间,我可以动手做很多机器人或别的东西,你会发现那些顶尖学校的人也就不过如此。尤其到研究生毕业,我2013年到2015年做的X-Dog基本上开创了全世界低成本、高性能四足技术方案的先河,比海外最顶尖的学校教授的实验室做得还好一点,其实大大建立了我的自信。
Z星探:正式跟四足机器人结缘是什么时候?
王兴兴:研究生期间,2015年中旬有个上海的比赛,我一个人报名参加了这个比赛,当时拿了二等奖,有8万块奖金,那个机器人研发投入大概只要一到两万,所以还赚了几万块钱。
Z星探:那你这个低成本是怎么实现的?
王兴兴:我用的航模的电机,电机驱动器全是自己做的,可以做得很小、很便宜,你再结合纯力控技术,再把最新的运动控制技术拿过来,就可以把整个性能做得非常好。那个时候波士顿动力的四足机器人还是纯液压的,虽然它们性能不错,但是它们很大、很贵、很重。在纯电机驱动方面,2015年就公开了我的电驱动方案,波士顿动力的话2016年才公布,早了差不多一年。这也是为什么我本人从后来2018年开始受邀参加一些最顶级的学术会议,并且我们公司目前在全球学术界影响还挺不错的原因。
Z星探: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你看像哈佛的,麻省理工的,他们学这个的同学没有突破吗?
王兴兴:大家可能觉得很多顶尖院校很厉害,但实际上大家都只搞其中一小块,很多有局限性,很多人都是单搞软件但不搞硬件。但是我当时因为从小玩这个硬件、软件比较多,我就发现我明明可以做一个更好的硬件,然后结合更好的软件,我就把它组合在一起,可以做一个更好的机器人出来。
Z星探:我记得你之前跟我说,你说不要跟你比省钱,你可以“省死”所有人。
王兴兴:对,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从小因为只有一点零花钱,所以玩的一些动手制作都是用最便宜的材料之类的,可以把整个机器人,基本上可以做到论斤卖。像2009年的寒假,我就自己做了一个小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只花了200元,其实是非常抠(门)的,那时候我连个电动工具都没有,我当时买的大概几块钱的一个手动钻头,你的手是会很痛的。但是我觉得在抠(门)的过程中优化整个流程,把整个生产流程、生产成本尽可能降低,然后把性能做得更好。一个机器人,其实跟家里面一个电风扇没多大区别,我们可以把成本做到非常极致。
Z星探:大学毕业之后,有继续在做你的X-Dog这只机器狗吗?
王兴兴:2015年拉过投资,当时没拉到,后来2016年去深圳那边工作了,工作了两个月左右,我的X-Dog在国内外被机器人圈的媒体报道了一下,当时火了以后,有人愿意买我的机器人,有人愿意投资我,我觉得时间也差不多了,就辞职出来创业。
Z星探:遇到过最大的难事是什么?
王兴兴: 2016年只拿了200万的投资,花了差不多一年,把第一款样机做出来,做出来的产品还不能直接卖,没有营收,我的履历也不太好,所以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最惨的时候,公司账上大概只有十几万,我把自己的工资给停了,然后自己拿点钱充到公账上。
Z星探:那后来是怎么融到(下一轮)的?
王兴兴:2018年我们公司发货了,拿到了新的融资, 2019年的产品差不多基本上越卖越好,最终整个的订单和营收是最不会骗人的东西。
Z星探:我们真正认识到宇树的机器狗,是在2021年的春晚。
王兴兴:导演找我们的时候,他希望有几十台机器小牛能在全舞台上全自动走队型、跳舞,因为它要全自动配合音乐走队形,变换动作,变换动作以后又可以换队形,又会跳舞,全自动进行,没有任何人为干预。一开始我们觉得这个难度也很大,我们内部同事组了个小团队,舞台的同步定位、走位都给攻关了一下,最终的效果是远超我们自己和导演的预期。
Z星探:后面还有冬奥会开幕式,对于你们这个机器狗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兴兴:我觉得这是一个荣誉,包括今年(2023年)非常出圈的一个机器狗,就是亚运会捡铁饼、接标枪的机器狗。场地跑一趟有几百米,还是比较累的,但是现在人只要站在那个位置就行了,这个是非常节省体力、(节省)时间的一件事情。
Z星探:机器狗真的可以帮我们人类干很多事情吗?
王兴兴:像各种巡检,电网巡检、发电厂巡检,这种都要推进,而且随着目前每年AI技术的进步,它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就是间接地可以把四足机器人技术用到人形机器人上去。通用机器人一旦诞生,我觉得那时候的人类看现在的人类跟原始人差不多。
Z星探:你畅想的未来人形机器人,它应该最好的模样是什么样?
王兴兴:其实我们现在做很多人形机器人,但是实际上真正后面做事的可能未必是人形的,就是它有通用AI的能力,也有可能是别的形状。像我们公司一两年前,我一直是反对我们公司做人形机器人的,因为靠人肉去编程,是没办法驾驭人形机器人这么复杂的机器人设备的,但是像去年(2022年)的时候,整个AI的技术进步远超我自己的预期,我觉得这个事情值得做了。
Z星探:你觉得面向未来,不仅仅是四足(机器人),还有人形(机器人),还需要解决哪些痛点?
王兴兴:我觉得最大的点,还是AI对整个机器人技术的提升,也是目前全球最关注的一件事情,就是你要把目前现有的AI技术,去组合成一个新的给机器人的大模型,然后让它看得懂很多东西,可以操作。比如举个例子,家里可以帮你炒个菜,真的可以从洗菜到切菜,从炒,端上桌,帮你洗碗,全一次性干了,大部分的能力还是AI能力赋予的。
Z星探:你从学生时代偏科,有点自卑,再到后来因为一只机器小狗被全世界关注了,从“挂科”到“开挂”,你觉得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王兴兴: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没有别人的赞赏,也没有什么经费,资源其实是非常受限的。唯独用自己的自驱力,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想清楚,每天把它做得更好,最终的效果其实都是非常惊艳的。
Z星探:你对于自驱力,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什么时候?
王兴兴:大概是大二的时候,是我们一个老师评价我的,我算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我以前自己做了很多东西,我去他们实验室蹭位置,去联系那个老师,给他展示一下我做的一些东西,他评价我自驱力还是很好,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Z星探:你觉得这个力量有这么强吗?
王兴兴:整个世界不会辜负努力的人,你只要每天足够努力。其实跟打牌还是非常像的,你手上的牌可能就没有那么好,但你在这个情况下,你其实还可以组合成一些自己能做的,各种行业的想法和技术组合在最新,保证它是最前沿的,其实你就可以做到世界最好。
Z星探:其实没有不好的牌,你现在摸到的其实就是现在最好的,你要靠这些再打下一把。
王兴兴:就是我们把要做的事情明确,然后把它分散到过往几个月,每天大概要做什么。新的技术带给了年轻人最新的机会,通过你自己的自驱力想清楚目标,然后把它每天做好、做极致。
| 编辑: | 张博忺 |
| 责编: | 姚乐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