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场特殊的招商推介会,在方厅水院举办。来自上海全市九个区和临港的共计5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集中推介,吸引了从长三角乃至全国赶来的开发商们济济一堂,加上各政府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等,共有近千人参与了这场政策分享和项目推荐。那么,上海为何要在此时,举办这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招商大会呢?
方厅水院的这个展厅里,有三万亩地。没开玩笑,因为这里展示了全市10个区域的5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共三万亩地。上海未来待开发区域的主力家底儿,就在这里。
午后,人群开始涌入,随便抓一个,就是地产大拿。
国贸地产工作人员秦领说:“这边资源很集中,可以一次性看到很多地块信息,包括同行、政府领导和合作方。跟大家聊聊最近的市场,上海毕竟是全国客户基础好、市场韧性强的区域。”
而项目的“推介官”也都很权威。宝山区副区长陈汇青介绍:“自2014年启动改造以来,第一轮六个项目已基本完成。”浦东新区副区长毕桂平则推荐了陆家嘴水环、世博水环和张江水环等区域。
现场有项目介绍,也有信贷政策解读。上千人的会场,座位都不够坐,还临时加出了三四排座椅。大家忙着互加微信,了解情况,开发商们兴趣满满,而各个区域也有着自己的“算盘”。
航头镇航东村村民张阿姨家的房子,被纳入了城中村改造项目,本月底就将迎来征收签约。这块约732亩的区域,共涉及4个村居,基本都是几十年房龄的自建房,地势低洼,每逢大雨必定遭殃。航头镇航东村居民宋先生无奈地说:“街面上的水来不及排,就漫进家里,我们只能坐在门口用畚箕舀水。”
村民们想要改变生活环境的愿望很迫切,而项目的补偿方案也很有诚意,包括了货币和就近安置现房等多种方式,相向而行之下,项目推进十分迅速。
航头镇航东村村民张女士表示:“选择多一点,对老百姓来说肯定好。”航头镇鹤鸣村党总支书记严斌说:“我们把经济账算清楚,老百姓理解了,当天就让我们安排评估公司来评估,成效又快又好。”
据了解,相关项目主体先行筹措了资金用于动迁安置。征收签约完成后,地块将立刻进入净地和开发阶段。属地根据地块附近有成熟的产业园区,也有轨交的特点,希望未来能将这里用于住宅开发。但这个地块面积相当于约7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按要求必须统一开发,不能切割,如此体量,就意味着无论从资金还是设计能力上,都需要市场化力量的加入。
浦东新区航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檀莉说:“地块比较大,我们希望各类开发机构、金融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都能参与进来。”
上海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分析:“市场主体积极参与,能更好地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如果企业在前期获得资金支持,对旧改项目的推进会有很大帮助。”
上海正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利益共享”,来让城中村的更新改造不断提速。像浦东新区这次共带来了9个展示项目,不仅有像航南城中村这样还未启动征收签约的项目,也有已经进入建设阶段的,希望能在推介会找到商办等区域招商。
浦东新区城市更新事务中心主任方之玮说:“这次有机会向长三角企业集中展示,让大家了解我们城中村的进展、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牵着发展。这次招商大会上推介的5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前期改造投资规模达2100亿元,拉动建安投资约1600亿元。市房管局也希望,通过集中的招商推介,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优质市场力量加入,为快马加鞭中的城市更新,再添一把柴。
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冷玉英表示:“这些认定项目要在2027年前完成动迁。我们要充分吸引社会资金和主体,形成齐心协力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局面,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自2014年上海启动城中村改造以来,已累计启动改造项目118个,而根据上海的三年行动计划,上海要在明年年底前,完成66个城中村项目认定,今年已经进入提速的关键时期。通过这场招商推介会,希望项目、开发商和金融机构能够“牵手成功”,加速上海城市更新的脚步,也让住在城中村的老百姓能尽快改善住房环境,享受美好生活。
编辑: | 张予洋 |
视频编辑: | 朱玲敏 |
摄像: | 陆骏蒋琨 |
责编: | 李吟涛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