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市民向我们反映,自己在网络平台上找兼职,却险些掉入洗钱陷阱。今天,就给大家揭秘这类“兼职骗局”。
陈女士是一位全职主妇,6月初,她在社交软件上看到一则“找个陪护”的日结兼职贴,心动不已。然而,与贴主联系后,对方却称该兼职已招满,转而询问她是否愿意以一单300元到500元的费用,“让出自己不用的家电补贴名额”。
对方告诉她,“很多地方没有国补政策,上海有,一个人能买两次家电,买了之后发到没国补的地方卖。”对方承诺,买家电的钱会打到陈女士的空卡上,她再去家电城线下付款,还能赚500元左右的跑腿费。这看似轻松的兼职让陈女士有些心动,便和对方约了线下见面。
不过,刚交出第一张银行卡和密码,陈女士就察觉到了不对劲。陈女士说:“对方打钱进来后,短信提醒是ATM取现,并非她以为的通过商户POS机消费。”陈女士越想越不安,担心这钱是骗来的,自己会陷入麻烦,于是果断打了110报警。属地派出所接警后,当场将对方带走立案调查。
记者调查发现,社交软件上类似的兼职贴并不少见。记者联系了一则“寻找综艺节目观众”的兼职贴贴主,对方同样称兼职已招满,询问记者是否愿意出让家电国补名额。记者按要求到达指定地点后,接头的男子上来就问是否带了空卡,要打2万元进卡买家电。
当记者表示卡里有钱时,对方竟要求把钱转出去,理由是怕钱丢了、少了不好处理。但在交谈中,对方表示,需要空卡的真正原因是,银行卡每日转账有限额,如果卡住当天才把钱转出去,那就占用了转账限额,等到他们把买家电的垫资款打进卡后,他们就无法取现。
对方还透露,之前有名兼职者提前一天处理好限额问题,一次性提供了三张卡来做这份“兼职”。
对此,浦东反诈中心的民警指出,这类兼职暗藏着犯罪团伙洗钱的套路。浦东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反诈中心研判队副队长胡巧悦说:“犯罪分子通过所谓兼职的名义,招募不明真相的人到现场提供自己的银行卡,然后利用这些看似“清白干净”的银行卡取出涉诈资金。”
民警提醒,参与此类兼职的人会不知不觉成为电信诈骗的工具人,“一旦参与,不仅银行卡会被冻结,还有可能涉嫌犯罪。因为公安机关接报案件后,会对涉诈资金进行追踪查询、止付冻结。如果兼职者事先明知资金有问题,又有获益行为,就不再仅仅是被害人,而是诈骗犯罪的参与者,可能涉及帮信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罪名。”
记者随后将相关线索移交公安机关。7月8日、9日,浦东警方分别抓获犯罪嫌疑人朱某某、王某。到案后,两人交代了受他人指使,接应卡农获取银行卡及密码,接收涉诈资金并将取现钱款转移的犯罪事实。目前,两人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均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编辑: | 赵祎韫 |
视频编辑: | 刘黎明 |
责编: | 刘岚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