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栏作家马克斯·布特3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署名文章,称特朗普政府将美国变成了一个可怜的“弃儿”。专栏作家芬坦?奥图尔在《爱尔兰时报》上写道:“两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在世界其他地方激起了广泛的情感:爱与恨、恐惧与希望、嫉妒与蔑视、敬畏与愤怒。但到目前为止,有一种情感从未指向美国:怜悯。”
有评论认为,美国现在面对的是二战以来的最严重危机。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经济衰退、种族歧视引发的抗议骚乱之后,美国国际声誉是否在直线下降?这对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陈剑、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沈丁立做客东方卫视《环球交叉点》,解析当下“可悲的”美国。
陈剑:这个词可能叫“pathetic”是吧,就是可悲的。美国的政府,它是成立在一个对于民众的一个承诺上,这个政府是“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那么现在这个情况,民众是分裂的,然后政党也是分裂的。所以说你现在很难让这个政党的政府去服务所有的人。
各种矛盾,经济的矛盾,种族的矛盾,加上这回疫情的矛盾,使得美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非常混乱的状态,有80%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已经失控了。这种情况当然是非常可悲的。其实美国的很多媒体也报道了,是一个失败的家,“failed state”。这个词以前是经常形容其他地方的,比如利比亚,比如叙利亚,比如伊拉克,那么现在被用于形容美国,当然会在世界各个地方引起广泛的怜悯了。
沈丁立:小布什是金融危机,911事件,以不当手段来对付国际危机。现在又是一趟,碰上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全球病毒灾害,它又用一种最消极的方式,分裂国内社会,造成族群极端的矛盾。
另外一个,分裂国际社会,不承担应有的责任。美国有主权不当领导,但不应该去分裂国际社会。如果接二连三下去,接下来的选举不能有所改变,那美国国运基本是走到我们这一代人看到的顶端了。这是你说的“pathetic”,就是可悲。这个字非常巧妙,形容在这里是极端合适。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