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定于10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未来科学:上海与世界”。
论坛将汇聚包括25位诺贝尔奖、图灵奖等国际顶级奖项得主在内的顶尖科学力量,其中12位为首次参会。他们将与众多中外院士、知名学者及优秀青年科学家代表,共同围绕未来科学的基础研究、技术突破与融合创新等重大议题展开探讨。
世界顶科论坛自2018年于上海创设以来,致力于成为连接世界顶尖科学家的重要纽带,现已成为亚洲地区规格最高、全球顶尖科学家出席人数最多的国际科学大会。
七年来,顶科论坛与临港新片区深度“结缘”。每年金秋,顶尖科学家们齐聚这座滨海新城,展开“莫比乌斯”论剑、最强大脑碰撞。7年来,临港新片区的发展也与顶科论坛同频共振,一个充满活力的科学社区在此快速崛起。
这座造型寓意“无穷”的科研大楼格外醒目,象征着科研探索的永无止境。“无穷”楼里的250名员工,算得上是顶科社区里最早一批“科学居民”,他们有着对攻关新材料的共同抱负。
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陶若渊正带领团队,致力于研制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特种新材料,力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陶若渊介绍,他们团队研发的LCP(液晶聚合物)材料已进入中试偏量产阶段,他说:“高频通讯必须使用这种介电系数极低、损耗极低的材料。”
自首届顶科论坛宣布启动“WLA科学社区”以来,短短七年,这片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集聚了临港实验室、多家联合实验室,与此同时,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演艺中心也已启用,加之大量人才公寓的投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工作与生活一站式便捷环境。
研究员刘原对此深有体会:“每天出小区大门,对面墙上就是诺贝尔奖得主的画像,不远处就是莫比乌斯公园,我们常在那里散步。”科学氛围与生活气息在这里完美交融。
七届论坛的前沿思维碰撞持续产生“溢出效应”。截至目前,已有超过600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专家选择留在临港发展;一批高能级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此落地;北大、交大、复旦等高校院所设立了14家高水平科创平台。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四级调研员奚涛透露,片区全年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已达506件,较“十三五”末年均增长超过150%。
临港四大重点产业的积累,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反过来,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也推动产业瓶颈不断突破。如今,临港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已发展为千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五百亿级,民用航空和数字经济产业也在快速壮大。2024年新片区规上产值达到4230亿元。
临港以制度创新与产业集聚,为论坛提供了宝贵的“试验场”,加速基础研究向产业应用转化;论坛则以其强大的科学家网络与前沿思想碰撞反哺临港,助推其成长为全球资源配置的关键节点。2019至2024年间,临港GDP年均增速高达17.6%,生动诠释了“科创策源”与“经济增长极”的共生逻辑。
编辑: | 张蕴昆 |
责编: | 周缇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