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部近日披露,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勾连境内不法分子,利用寄递渠道窃取我国稀土资源,手段隐蔽且危害严重。稀土作为战略性资源,广泛应用于军工、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其安全直接关乎国家利益。境外势力的窃取行为,无疑是对我国资源安全与产业发展的严峻挑战。
从披露的案例看,境外机构的手段可谓“煞费苦心”:一是“伪报品名”,将高纯度稀土伪装成“焊锡膏”“耐火材料”等普通商品蒙混过关;二是“夹带私货”,把稀土粉末混入瓷砖原料或藏匿于塑料模特中,企图瞒天过海。这些手法暴露出寄递渠道监管的漏洞,也警示相关行业需提升警惕。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保护其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国家安全问题。国安机关的通报释放了明确信号:对任何危害关键矿产资源的行为,都将依法严打。但仅靠事后打击远远不够,还需从源头堵漏。
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严防“内鬼”与境外勾结;另一方面,物流、海关等领域需升级技术监管,例如通过成分检测、智能分拣等手段识别可疑货品。国家安全无小事,稀土保卫战需要全民参与。公众若发现可疑行为,应及时举报。只有筑牢防线,才能让窃密者无隙可乘。
编辑: | 阮丽 |
责编: | 张蕴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