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反映打“一口价”网约车时,司机要求答题、甚至对暗号,不过,无论乘客如何回答,最终都被引导取消订单。
其实,这些答题怪招的背后,是网约车平台低价机制下,司机与乘客的权益困境。
近期,有网友称自己在打网约车选择“一口价”时,部分司机接单后发送 “太阳大还是月亮大”等奇葩问题,却在乘客回应后仍要求取消订单。
调查显示,网约车“一口价”订单定价过低是主因,如 1.79 公里订单司机仅得 2.6 元,接客距离却达 5.01 公里,司机为避免亏损不得不出此下策。
法律人士指出,司机拒载已构成违约,乘客可投诉。但更深层问题在于平台低价竞争导致司机收入难抵成本,只能将矛盾转嫁乘客;乘客即便不配合,司机也能以“已沟通”为由取消订单,暴露平台审核漏洞。此外,低价订单还往往导致司机夏季拒开空调等现象,也凸显“一口价”低价机制未合理平衡运营成本。
业内专家建议,平台需优化定价模型,将接驾距离等纳入计价,并完善订单取消规则。若平台未能自纠,监管部门应介入制定价格指导,推动行业告别“低价陷阱”,保障司乘双方权益。
编辑: | 虞宏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