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前总统特朗普的核心政治盟友查理·柯克,在犹他州奥勒姆市犹他山谷大学的演讲活动中遭遇枪击,经抢救无效身亡,年仅31岁。事件发生后,特朗普迅速作出反应,除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悼念内容外,当日晚些时候更录制视频发表全国讲话,将此次事件定性为美国的“黑暗时刻”,以此表达对柯克的哀悼与对暴力行为的谴责。
值得关注的是,柯克遇袭身亡的消息迅速激化了美国舆论场的对立情绪。在国会众议院为柯克举行的默哀仪式上,现场秩序一度失控,陷入激烈争执。其中,共和党议员普遍表现出强烈愤怒,将事件矛头直接指向自由派群体,认为其激进立场间接助长了暴力氛围;而民主党议员则多保持克制,呼吁以此次悲剧为契机,推动更严格的枪支管理法案落地,从制度层面遏制类似事件重演。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指出,事件发生后,美国两党政治人物虽均公开谴责暴力行为,宣称“美国不容忍暴力存在”,但这种谴责却带有明显的立场偏向,两党并非反对所有针对政治人物的暴力行为,本质上仅对“针对己方阵营的暴力”表达愤慨,对另一方遭遇的类似风险则态度暧昧。
刁大明进一步分析,美国当前政党恶斗加剧、社会撕裂加深的局面,两党政治人物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事实上,长期以来,部分政治人物为争取选举优势,过度依赖社会动员手段,甚至在竞选活动中发表具有刺激性、挑衅性的言论,变相暗示支持者可通过激进方式宣泄不满,间接为暴力行为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归根结底,美国现行选举政治体制与愈演愈烈的政党恶斗相互交织,叠加持续的社会动员引发的对立情绪,最终共同催生了社会极端化的恶果,而柯克遇袭事件正是这一恶果的集中体现。
编辑: | 秦扬轲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