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境外失联的案件背后是学生这一群体的“涉世未深”,抱有短期赚快钱的幻想,更是不法分子伪装身份的层层诱骗,“花样翻新”的诱骗手段。
7月17日,是20岁的李炎昊以打暑期工的名义离开家的第27天。他今年6月18日放假回家。6月20日中午,他告诉父母,自己外出打暑假工了,工作地点位于商丘市区,离家不到60公里。
父母完全没有察觉到这一次暑假工的不同寻常,李炎昊离家次日,就没有再跟父母联系。一直跟孩子联系不上,李炎昊的父母慌了神,随后第一时间报了警。通过警方的走访调查,他们从儿子与朋友的聊天记录中得知,自己的孩子打算去泰国曼谷投靠一名“大哥”。
“短期快钱”“高薪”“东南亚”,这些关键词很容易让大家联想到近年来国家花大力气打击的境外电诈园区,其实,得知李炎昊要独自前往泰国挣钱,李炎昊的朋友曾对他进行过提醒,“别被卖了”“别成《孤注一掷》”。然而李炎昊还是“义无反顾”地前往泰国。那位互联网上认识的“大哥”,曾使用确定行程的手段打消李炎昊的顾虑,同时用“纸醉金迷”的方式诱惑他铤而走险。
编辑: | 斯雯 |
责编: | 刘佳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